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赤心巡天 > 第三十九章 端严

第三十九章 端严

盼。

    天下之人,不见其音容。

    天下之民,尽知其德行。

    百姓爱戴他,因为他爱民如子,他在奢侈无度的楚国王公里简衣素食,他劝皇帝轻徭薄赋。

    世家支持他,因为他一向对世家非常礼待,很是宽仁。常与人言“太祖义得天下,吾辈不弃万民。方伯但不负我,我岂失义于先!”

    军队拥护他,因为他入狱的主因,正是为战死的项龙骧说话,为战死在河谷的魂魄出声,为那当兵吃粮的军人义言!

    他从鬼狱出来的时候,整个郢城,处处张灯结彩。人们仿佛过节一般,锣鼓喧天。

    “皇兄出狱,举国欢庆啊!”

    当今皇帝第九子、吴妃之子熊应庚,身穿华丽礼服,满脸灿烂笑容,在巍峨的皇极殿外主动迎接熊咨度:“弟在郢城这么多年,从未见过此等盛况。兄的名望,直追圣主,料想当年太祖入郢,应也不过如此!”

    熊咨度颇为好笑地看他一眼,只道:“好弟弟,容我先跟父皇请安。”

    熊应庚笑容一滞,下意识地侧身礼让,强道:“皇兄请。”

    熊咨度轻轻一撩袍角,大步往前走。

    巍峨的宫门,并不能将他掩埋。雄阔的大道,自然叫他直行。

    路边的风声,譬如熊应庚这般捧杀伎俩,言辞无状,譬如不知哪位暖心兄弟炮制的“猎罴者主东宫”之谶语,都最多卷起衣角,都可付之笑谈。

    哪里能伤他!当今楚天子继位以来,通常是五日一小朝,九日一大朝。算得上勤政之君,

    小朝在云麓台,大朝在皇极殿。

    云麓台是专门处理政事的地方,下设庞大的秘书处,可以说是这个帝国的中枢。其重要程度,向来与章华台并称。基本上整个楚国的核心政要,都有在云麓台或者章华台工作过的经验。

    皇极殿则是体现皇帝威严的地方,极尽恢弘。正旦大朝,外邦拜见,正礼宏威,都在此殿。

    小朝人数不定,通常不超过三十人,是执掌这个国家最高权力的部分大员参与。有时也有一些直面关键的人物,有时会被召来参会,比如斗昭去太虚阁之前,就参与了小朝会。

    大朝则定额三百六十五人,各地大员皆赴郢城,不能来的一般也要派个亲信,以准确传达来自皇城的指示。

    通常楚国人会以是否拥有大朝资格,来判断一名官员是否拥有足够的权力和地位。

    因为三百六十五合周天之数,所以这些官员又有个名目,叫“周天大员”。

    有世家子曾夸耀——“天下风流唯楚也,江山谈笑一指间,周天大员,尽出世家之门。”

    被一位战场上得名的将军愤而面斥:“此即楚之弊也!”

    那个愚蠢的世家子,即是当今吴妃的兄长,后来因事被贬为庶人。整个吴家都被牵连,频受打击,如今在楚国世家里,连个三流都算不上——这还是吴妃在宫中,熊应庚身为皇子还颇有天赋的情况下。

    有些事情你也知道是这样,我也知道是这样,但不能够说出来。更不是谁都能承担得起开口的代价。

    那个怒斥楚弊的将军,后来因事受诛。

    实际上的原因还是同样——不是谁都有开口的资格。

    这个故事里,没有幸运儿。

    那位将军举家获罪,或囚或徙。就连随身的卫队都被革去军职,无俸遣返原籍。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有一个叫“楚忠”的木讷的老兵,后来在离朱雀大街不远处的一处广场上,于一株大槐树前,支了个面摊养活家小。

    他有一个儿子,叫楚煜之。

    世间事,有时如此。莫不前定。

    熊咨度摇了摇头,跟那小和尚在一块待久了,竟也有几分妄读因缘。

    为君者信什么缘法呢?

    缘非天定,而由君命也。

    草鞋一双,交织草民的命运。囚衣一件,无忘囚室的岁月。

    脚步跨过皇极殿高高的门槛,所有的杂绪都随着这一步而落在身后。熊咨度大步行于皇极殿,在三百六十五位周天大员的注视下前行,很快地就走到了陛前。

    他抬起头,定定地看着龙椅上的那位天子。

    时光如刻刀,深邃了天子的眼纹。

    天下大事,历代积弊,尽担在肩,令这位明睿天子,也有几分难承。分明的意衰于当年。

    “爹!”熊咨度跪下来,眼中有泪:“十三年未见,儿子想您!”

    殿中的周天大员,脸色各异。

    跟在熊咨度身后进来的熊应庚,则是已经连强笑都挤不出来。

    天家父子何能真如父子般相处!只有这个熊咨度,五岁坐龙椅,皇极殿里叫爹。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叫谁偶像,我是艺术家九转妖神万历小捕快楚宫春色换亲养崽,清冷世子沦陷了FBI:让你演罪犯,演!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