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恩赏或者说“投入”,一定要看到回报。
国家把他送到观河台来,国相亲自护送、亲自指点,不惜与盛国这样的第一道属国产生嫌隙,也要支持他击败江离梦……
都是为了观河台上的荣誉和黄河之会相关的利益。
最后,却只收获了耻辱和损失。
还在景帝那里留下了坏印象,主持大会的、出身玉京山的真君余徙,也难免对他有恶感……
这一趟上桌来,赔了个血本无归!
想来想去,作为押注筹码的他,也难有活着的希望。
他当然想过逃跑,但清楚绝无跑掉的可能。
他这两天摆足了认命的姿态。
他痛哭流涕,承认自己贪生怕死,承认自己在知道对手是姜望后,就抑制不住的恐惧。他痛苦、自责,表示甘愿接受一切惩处,同时希望能够以有用之身,将功赎罪……
而杜如晦始终不曾表态。
这不言而言的态度,令他震怖。
现在黄河之会刚结束,杜如晦就直接拎着他疾飞回庄国,像提着一条待宰杀的肉狗,前往屠宰场,甚至于连一丝在人前的表面功夫都不愿做——或者说,表现出庄国对他这等懦夫的唾弃,就已经是杜如晦的表面功夫了。
怎么办?
黄河之会上的利益,他没有能力再做影响。脱离黄河之会这样的盛会,相对于天下局势,年轻天骄们的力量,还是太过微弱。
而自身的价值……
虽然他自认为价值极高,远远超过傅抱松、黎剑秋之流。
但恐怕在庄高羡和杜如晦看来,一个死在观河台上的林正仁,要比苟活下来的林正仁,能够体现更多的价值。
枫林城的真相,还是他推断出来后暗示祝唯我的,他如何不知道这对君臣会如何考量!
这两个人只会拿战死的他和苟活的他做对比,所以他是如今的庄国年轻一辈第一,现在也像条小狗一样被掐着后脖颈吊着!
怎么办!
林正仁努力蓄积着全身的力量,在凛冽的风声中艰难开口:“正仁自知万死难赎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