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买活 > 第443章 鞑靼人要洗澡呀

第443章 鞑靼人要洗澡呀

后又坐船,这都不是鞑靼人平时习惯的出行方式。

    翻山还好,坐船对于鞑靼孩子来说,实在是很为难了,他们几乎没有不晕船的,就算后来勉强适应了坐船的感觉,但也始终不喜欢船上的逼仄狭小,不顾渐冷的天气,只要天色还放亮,就都愿意在甲板上呆着。

    但,还好有一点,那就是鞑靼的孩子们都很皮实,再加上买活军打理得好,一路上生病的伙伴并不是太多,而且,因为路上比较太平,他们的汉话也学得很快商队里随便一个成员,不论是男是女,拼音和算数都是学得很好的,还知道许许多多有趣的知识。

    这样的学问,在部落里都能被当成学者了,他们走南闯北、见识广博,很快就得到了孩子们的崇拜和喜爱而且体力又好,一路走来并不觉得疲倦,边走边和孩子们互相学习,孩子们教他们说鞑靼话,他们教孩子们说汉话,这样孩子们就算原来还不会,也很快就学会了拼音,有了拼音,又离开了草原,来到汉人这里,学说汉话那就快得多了。

    这一路上,风餐露宿的苦,不必多说,鞑靼的孩子们没有不习惯的,哪怕是满都拉图的女儿,转场时也一样要颠簸在马上数日,吃的也一样是冷食,跟着商队走,至少可以随时喝到热水,这一点是让人很舒坦的。这会儿,这些脏脏臭臭,穿着皮袄的孩子们,便在甲板上活蹦乱跳地蹦跶着,叫着还不是很娴熟的汉话,“码头到了,码头到了下船吃肉去了”

    “小声点,别靠近船边,掉下去了我可不救你们”

    塔宾泰凶巴巴地从船舱里钻了出来,指挥他们排成一排,按顺序刷牙、洗脸,随后把牙刷收好面脂倒是不必涂了,习惯了北方的冬天,在这群鞑靼娃娃看来,江南闽地的冬日,简直就是草原初秋下雨的那段日子,湿润得不涂羊油皮肤也一样柔软舒服。

    “靠岸了,靠岸了阿爹,靠岸了”卓娅也用生涩的汉语向另一艘船上的父亲喊话,她今年六岁多,和父亲相处的时间其实很少,她还没记事呢,巴图尔现在在汉人这,该叫他虎福寿了就去广宁,随后被俘虏,等他再回到草原上时,都已经是三四年的时间过去啦。

    不过,卓娅对父亲可一点都不生疏,才见面第二天,便骑上虎福寿的脖子,在边市里跑来跑去了,山丹夫说妹妹在母亲的新丈夫那里,会被继姐欺负,不过,现在她似乎已经把一切全都忘记了。

    “是呀,聪慧,我们上岸了。”

    因为虎福寿改名的关系,卓娅和山丹夫也因此都有了汉名,虎琮慧、虎吉祥。不过卓娅还不太能把聪慧这名字和自己联系在一起,她过了一会才咧嘴笑了起来,满是期盼地看着前方的码头,轻轻地念叨着,“卓娅不用吃鱼了,卓娅想吃羊肉。”

    这会儿,鞑靼的孩子们都还对上岸满是期待,认为这是好日子的开始,可几个时辰以后,随着澡堂里一阵阵震天响的哭嚎声,一个个身上被搓得通红,头上剃得光光溜溜的孩子们,陆陆续续,穿着全新的棉布秋衣裤,怏怏地走到了澡堂的休息区他们中许多人,出生到现在只洗过一两次澡呢,在澡堂子里,被商队的叔叔阿姨们,拿着丝瓜络和肥皂一起搓老垢的时候,都感觉自己的皮也跟着被搓下来了,很多有记忆以来第一次洗热水澡的孩子,还以为自己要被吃掉了,正用热水来烫他们的毛呢

    更让人伤心的是,并没有羊肉可以吃,本地的羊很少,牛肉也没有,他们对于炸鸡腿这东西并没有向往,因为>>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重生1958:从猎兔开始赶山生活四合院回到五零宴予笙笙穿书七零:文工团来了个大美人镇天命供桌通古今,靠闺蜜囤货养家开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