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大奉打更人 > 第817章 天下掉下一个伽罗树(5200)

第817章 天下掉下一个伽罗树(5200)

    内城。


    许平志骑着马,率领十五骑,以及五十名步行的御刀卫,不快不慢的巡视着街道。


    御刀卫们背弓挂弩,腰悬佩刀,表情肃穆。。。


    内城戒严,百姓不得外出,擅自上街者杀无赦,这既然是防止百姓恐慌带来混乱,也是为预防敌方细作暗中鼓动百姓,制造混乱。


    要说京城没有云州叛军的细作,三岁小儿都不信。


    “头儿,你说京城能守住吗?您听那动静,南城那边似乎失守了。”


    右后方,一名年轻御刀卫策马追上,语气担忧的说道。


    许平志心事重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听见。


    “头儿?”


    那名年轻御刀卫侧头,拔高声音喊了一句。


    许平志这才恍然回神,皱着眉头:


    “好好巡街,做好分内之事便可,其余事自有诸公顶着,无需多想。”


    那名年轻御刀卫咧了咧嘴:


    “您要说自有“我侄儿”顶着,小的心里就踏实了。”


    许平志现在是御刀卫千户,且是实权的千户,足以称得上身居要职,位高权重。


    这一切当然归功于他神乎其技的“教育”水平,京城里谁都知道,御刀卫百户许平志教导出盖世英雄许银锣,以及两榜进士许新年。


    前者家喻户晓,无需多言。


    后者才高八斗,文能提笔,武能安邦,在战场上屡立战功。


    时至今日,已经没有人腹诽许平志不当人子,埋没了许银锣这个读书种子。


    许银锣是读书种子不假,但让他习武肯定错不了。


    年轻的御刀卫小声试探道:


    “头儿,你给个准话,许银锣到底有没有把握守住京城?”


    见许平志不回应,他激将道:


    “您是不知道,前几日京城布防,兄弟们都看得出来,叛军多半是要打过来了。大伙儿都说许银锣是强弩之末,浔州城的大捷是大奉的回光返照。


    “甚至可能根本没有大捷,是诓骗百姓和我们这些小人物的。”


    搁在平时,许平志会替侄儿辩解,很容易就被套出话。


    但现在,他只是无声的,默默的在心里叹息。


    大哥打到京城来了,这意味着父子俩今日会有一个结局。


    许二叔和婶婶不一样,婶婶坚定不移的站在倒霉侄儿这边,毕竟是自己亲手养大的崽。


    但许平峰却是许二叔的亲兄弟,尽管如今兄弟俩早已形同陌路,可事到如今,一想到侄儿和大哥只能活一个,骨肉相残,许平志心里便涌起难掩的沉痛。


    ..........


    城内的营房里,魏渊站在京城地图前,目光却没有关注地图,而是看向手里的一面青铜镜。


    镜子呈半月形,是残缺的。


    镜子里映照出大战的场面,这件叫做“浑天神镜”的法宝,是许新年交给他的,有助于他运筹帷幄,实时观测战况。


    魏渊现在只是凡人之躯,不可能参与守城。


    京城四座城门,北边是云鹿书院的张慎、李慕白、许新年等人在守,对手是前云州都指挥使杨川南。


    魏渊记得,此人出身武将世家,明面上是王党的人,三十出头时,被任命为云州都指挥使,与他没有太多交集,但魏渊记得杨川南父亲杨召。


    是个极擅长统兵、攻城的将才。


    杨家有一本《破城十二计》的兵书,从杨召祖父那辈开始著书,传承三代,到杨召手里才真正写完。


    据说此书将古往今来攻城之计归类统合,划分为十二计,若是公之于众,杨家足以在兵法史上留下一笔。


    不过这本书从著成之始,便被定为“一家之学”,不传外人。


    “今日得见,名不虚传。”


    魏渊看了眼遍布裂痕北城墙,已经不适合再继续守下去,至多一炷香时间,张慎等人便改退走了,与南城一样,改位巷战。


    西边是恒远、楚元缜率领禁军和蛊族残余战士负责镇守,此处战况最稳,尸蛊族拉起一支悍不畏死的尸兵,配合暗蛊部神出鬼没的暗杀术,接连打退云州军。


    对于西城门这边,魏渊只要保证充足的炮弹和滚木支援。


    东边是打更人金锣们率领京城十二卫,以及禁军五营中的百战营镇守。


    此处战况最惨烈,面对的是玄武军的重甲士,这些武装到牙齿的悍卒,火铳和箭矢无法伤其分毫。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黑锦鲤两岁半,全皇朝宠疯了你好,神秘法医[福尔摩斯]拥兵百万让交权?朕这生如履薄冰开局一座核心舱无限:杀穿电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