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流华录 > 第九章 故事(下)

第九章 故事(下)

    孙原注视着蒯越,淡淡地问道:“这,究竟是陛下的意思,还是大将军的意思。”

    “事到如今,这个问题还算是问题吗?”蒯越惨哼一声,“陛下与大将军只能选择联手,否则,在如今的朝堂上,兵权何能一动不动?早就被瓜分干净了。”

    “兵权?”孙宇冷笑一声,“目前,除了光禄勋刘虞手上的南军和大将军何进手上的北军之外,陛下还有兵力吗?”

    “没有,陛下根本没有直系兵力。”蒯越越笑越苦,几乎苦涩地说不出话来了。

    赵空和孙原互视一眼,两个人兄弟多年,一个眼神就足以明白对方的意思。

    “所以,陛下准备将兵权外放,比如:我们。”

    “没错,但是,这样的后果太严重。”蒯越解释,“一旦黄巾起义爆发,各地州郡势必无力阻挡,陛下的兵力不多,唯一的办法就是放权,让各地州郡自行募兵剿贼。”

    “这是自毁长城,任人践踏。”赵空伸出手,正猛拍案几,“这样的后果陛下难道不知道吗?”

    “二哥,住手。”孙原手疾眼快,一把抓住赵空的手腕,这一掌虽然触及案几,却没有发出太大的声音,“这些事情,在这里不方便说的。”

    赵空扫视了一眼四周,这才发现大堂内已经站满了人,苦笑一声,冲蒯越道:“抱歉,异度兄,刚才真是失礼了。”

    蒯越摇了摇头,按下了赵空和孙原的手:“说来是我的错,这事情本来就不该在这里说的,是我太心急了。”

    “先打住吧,蔡邕来了。”

    孙宇第一个看见出现在大堂门口的蔡邕,同来的自然还有周邑。

    蔡邕是一代名士,一代大儒,饶是蒯越名动京师,也不敢轻视蔡邕丝毫。

    “先生。”“先生。”

    有两位儒士急匆匆赶入大堂内,拥在蔡邕身边,都很年轻,似乎都是蔡邕的学生。

    “大师,您到了。”虞翻匆匆的赶上前去,深深一拜,“会稽虞翻,见过大师。”

    “会稽?”蔡邕略微有些惊讶,忙问道:“你是会稽虞家的长子虞翻?”

    “是,正是虞翻。”虞翻急忙答道,“想不到大师也听说过我的名字,上次书会匆匆得见大师一面,恨不能与大师共语,想不到今天竟然见到了大师。”

    “这就叫有缘千里来相会。”孙原缓步走上前去,冲蔡邕略微一点头,笑答道,“如今,仲翔兄也算是了了一桩心愿了。”

    蔡邕目光中闪过一丝光亮,赞美似的看了孙原一眼,颇有深意。

    孙原不由好奇,蔡邕这等眼神又是何意?

    “原来是仲翔兄,失敬失敬。”蔡邕身边的儒生冲虞翻略微行礼,“在下陈留阮瑀,表字元瑜。”

    旁边的另一人也不肯落后,也自我介绍了一句:“在下吴郡顾雍,表字元叹。”

    “元瑜兄,元叹兄,两位都是蔡邕大师的弟子吗?”虞翻虽然猜到答案,却也不免有些失落,他对蔡邕的敬意丝毫不在对父母的敬意之下。身为虞家长子,对江东的了解极深,顾雍是吴郡顾家的下一代继承人。江东有四大世家,会稽的虞家和魏家,吴郡的顾家和陆家。只有虞翻知道,这次的颍川书会,他自己就是代表着虞家前来参加。至于目的,其实很简单,借助天下名士之力,了解黄巾的动向。

    顾雍和阮瑀两个人也不正面回答,只是笑笑便当时回答。其实知道内情的人并不会问出这么低智商的问题。

    “还是都不要客套了,赶快入座吧。”

    赵空是一方太守,论官秩,场中他和孙原、孙宇并列最高,至于蒯越,区区一个大将军府掾,还算不上大吏。赵空既然已经发话,就算是蔡邕也不好拒绝这番好意,只能和学生暂时分开,和孙原、蒯越等人一同入席。至于虞翻,则是正好和顾雍、阮瑀同席。

    “大师,你对即将爆发的黄巾之乱有何想法?在下愿洗耳恭听。”

    蒯越知道蔡邕素来不问朝中事,又因为他自己一直在大将军府任职,所以和蔡邕虽然同朝为官,可惜素来没有什么往来。今天正好借着这个机会问问蔡邕的看法。蔡邕虽非高官,却是名声显赫之人,当世除了郑玄之外无人可以与他比肩,故而其人望在朝中丝毫不亚于袁家。即使得不到他的支持,蒯越也希望得知他的想法,将来尽量不与蔡邕为敌。

    “与其问我,你还不如去问郑玄大师。”蔡邕只是淡淡的看了蒯越一眼,便转过头去了。

    蒯越不由一愣神,他实在想不出如此礼貌之下,蔡邕竟然丝毫不给面子,他实在想不出他和蔡邕之间有什么过节。

    “大师何必如此,我也很想听听大师的看法。”

    赵空有些忍耐不住了,冲蔡邕问道。

    “赵太守难道不知道吗?何必问我!”

    蔡邕似乎变得很不悦,连语气都变得有些重了。

    “今天本是颍川书会的第一天,何必为了这些必然的事情闹得彼此不欢。”孙原无奈地出来打圆场。他这个时候也只能怪二哥太心急,此时给蔡邕留下不好的印象只怕不是好事。

    蔡邕身体微微一震,轻轻道:“黄巾都是我大汉的良民,群起而反,还不是因为我大汉吏治腐败!”

    话音虽轻,却含着满腹的无奈。

    “这次颍川书会开的不是时候啊。”

    面对孙原,不知道为什么,他似乎觉得自己有好多的话要说。

    他转过头去,望向门外无尽的天空。

    “如果不是大汉气数已尽,天下人为什么都去追随张角,而不去扞卫大汉呢?”

    “天意啊,天意啊!”

    “大汉连年天灾不断,中原、河北到处民不聊生,甚至易子而食,我曾经亲眼见到过那段凄凉,大汉什么时候衰弱到了这个地步,连自己的子民一餐饭也无法满足!”

    蔡邕放声怒喝,握成拳头的左手重重地砸在案几上。

    “砰!”

    一旁的孙宇终于不再沉默,冷笑道:“还不是这写世族门阀乘机敛财,不肯赈济灾民么?国库与他们相比,不值一提。”

    蔡邕站起身,离开了席位,缓步向门外走去。

    蒯越不由一惊:“大师,您这是……”

    孙原突然抬起手,阻止蒯越说话,目光已停留在蔡邕的身上。

    步履蹒跚,一步一停。

    门外天空万里无云,一碧如洗。

    “上天何其广阔,却也容不下一丝杂质,为何我泱泱大汉,却有这么多不忠不义不孝之徒!”

    蔡邕的声音瞬间传遍整个大堂。

    一片寂静!

    “我朝光武皇帝本是靠世家门阀起家平天下,两百年来的发展壮大,早已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的。”

    孙原起身站到蔡邕的身后,默默地伫立。

    他已解释,却不能解开蔡邕的心结。

    蔡邕恨外戚、恨宦官、恨皇帝,更恨天下所有的人。

    “伯喈,你又动怒了。”

    远方,一行人慢慢地走上山顶。

    “康成、你也来了。”

    一代经学大师,郑玄,郑康成!

    蔡邕苦笑着迎向郑玄,冲他身边的几人点头回礼。

    郑玄师从大师马融,师徒并称绝于天下,如今已是57岁高龄,当今颍川书院之中唯有陈寔能够与其相提并论。陈寔是荀爽、王烈、韩融、管宁、邴原、李膺的老师,同样,也是华歆的老师。而郑玄则是卢植的师兄弟,弟子遍及天下,其中出众的便有王基、崔琰、公孙方、赵商、国渊、郗虑等人。

    “很久没见你这么发过脾气了,伯喈。”郑玄抬手拍了拍蔡邕的肩膀,“先进去,有什么事情我们一起商量。”

    蒯越站在后面,不由苦笑,放眼天下,除了郑玄之外,还有谁敢当着这天下儒生的面去拍蔡邕的肩膀。

    “也好。”蔡邕恢复了一下情绪,转身把郑玄拉到孙原面前,向他介绍道:“这位便是刚刚上任的南阳太守,孙原孙青羽公子。”

    “原来是孙大人,幸会。”郑玄自然不会有什么太好的脸色,但是他已经读懂了蔡邕的意思,能够让蔡邕重视的人物,放眼天下也不过一只手手指的数目而已。

    “大师远道而来,又何必注意这些礼数。”孙原不由伸手扶住郑玄,对方乃是一代大儒,目下的年纪已经是五十余岁,年近花甲,作为一个后辈,如何也不敢托大。

    “大师身子骨不好,还是赶紧休息吧。”蒯越好心提醒道,郑玄年老难免多病,看着满头大汗的样子,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位兄长,帮我扶大师进去。”孙原一接触到郑玄,便知道蒯越所言非虚,如今郑玄摇摇欲坠,半个身子靠在他身上,显然体力已经透支。

    “是,大人。”

    郑玄身边的一位十六七岁的少年立刻答应一声,扶住了郑玄。

    “大师远来是客,爽未曾远迎,实在是失礼了。快请大师入大堂休息。”

    荀爽刚刚才接到郑玄抵达山下的消息,急急带着颍川书院一批后辈出迎,没想到郑玄已经被孙原等人接进了大堂。

    “慈明啊,许久不见,你也上了年纪啊。”郑玄看见荀爽已是白发苍苍,不由一声叹息。

    “年华易逝,当年你何等洒脱,淡墨青衫就学于马融大师门下,如今几十年匆匆而过,你年近花甲,我也老了。时间这东西,等不得人的。你看看慈明兄,明明比我只大一岁,却比我还要老上三分啊。”

    蔡邕也已上了年纪,虽说比郑玄小六岁,如今看来却是年纪相仿,时光蹉跎,也不免有些伤感。

    “这是哪里话,两位都是高龄之士,正值壮年,何必说这些话。”

    荀爽闻言,心中不由一痛,勉强出声抚慰。郑玄等人虽说是老一辈的人物,却并非食古不化之辈,反而是当今天下清流一派人物执牛耳者。论及威望,当世除却陈家老辈的陈寔之外,已经无人可以与之抗衡。荀爽虽是名及天下,且与郑玄是同一辈,相较之下,依然望尘莫及。

    蔡邕听了荀爽的话,知道对方是好言抚慰,笑答道:“慈明兄,你什么时候也学会说这等话了。生死由天,又何必太过强求,一生一世无愧于心,我蔡邕也算是死而无憾了。只可惜,大汉衰落,不见中兴啊。”

    “好了好了,伯喈,现在不是你感慨的时候。”郑玄扫视一下四周,发觉身边的人已然多了起来。自从进了大堂,满座士人但凡看见郑玄和蔡邕两人并肩而入的,无不云聚而来,如今,郑玄这一群人已是被围了里三层外三层。

    荀爽看见郑玄四处张望,当下便问道:“大师莫非是在找陈老先生么?”

    郑玄一点头,答道:“是啊,老先生素来多病,许久不见,我着实有些挂念。”

    荀爽、郑玄、蔡邕三人按年龄属于同一辈分,除了蔡邕之外,都曾受过陈寔的教导,若只论名望,陈寔当属天下第一。

    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声“陈老先生来了”,外围的人如潮水般一圈圈散去,郑玄甫一抬头,便看见一位老者从对面迎面走来。

    “老师!”

    郑玄一见这老者,身体猛地一颤,竟然从孙原和学生的扶持之下挣脱出来,脚下踉踉跄跄地扑向那老者。

    孙原看着对面那位老者,确是昨日才见过一面的陈家家主——陈寔。

    陈寔已经是八十岁高龄,孙原一眼便看出其身有宿疾,已然熬不过三年。即便如此,他也已经是门生弟子遍及天下,且无不名声大噪,即>>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炮灰弃女的长生修仙路替嫡姐与权臣洞房后道影全民抽卡转职,我一抽满命!百骨刀之九州旗纯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