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士兵早已养成战斗之习,而我们这支新军,粮草不足,士气低迷,纵使训练得再好,如何与董卓军、黄巾军抗衡?”
高览则低声道:“若是给他们充足的时间,或许还能逐渐有所起色,但若急于出战,恐怕我等将会面临惨重的损失。短期内,流民军的战斗力实在难以保障。”
郭嘉紧握双拳,心中暗自盘算。他已料到新军的困难,但却没想到竟会如此严峻。眼前这支军队,虽然拥有大批的兵员,却无论在士气、装备,甚至基本的体能上,和董卓军、黄巾军之间的差距都显得如此巨大。他感到一丝无法言喻的焦虑和压迫,然而他也深知,时间已不容他再等待。
“那便先暂时强化他们的基础。”郭嘉沉默片刻,终于开口,“组织合练,训练基本的阵形与配合。战术不在多,而在精。尽可能地在短时间内,使他们能掌握一些最基础的应变能力。”
颜良闻言,点头同意:“明白,奉孝。”
然而,文丑和高览的眉宇间却依旧带着几分不安。新军是否能在实战中披荆斩棘,恐怕只有上战场,亲自面对敌人时,才能揭开那层遮掩的面纱。
郭嘉不想再拖延时间,他决定亲自督战,带领一部分流民精英,进行小规模的试探性战斗。他深知,这不仅仅是对新军的检验,更是他们心中那股血性与勇气的试金石。
临行之前,郭嘉站在营地门口,望着那些训练中的士兵,心中泛起一阵无名的焦虑。这些流民,虽能拼搏,但他们的体能与意志,是否足够面对即将来临的血战?若他们失败,便意味着魏郡将丧失更多的战力与机会,甚至连士气也会一落千丈。
就在这时,一名传令兵匆匆而来,将一封书信递给了郭嘉。这封信,来自孙原——信中言辞简短,却字字如雷霆般敲击在郭嘉心头:“华歆速回,北中郎将营事关重大,勿迟。”
郭嘉读罢,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华歆,这位驻守北中郎将营的魏郡亲信,是否真的能为当前困局带来转机?他深知华歆的聪慧与果断,但董卓那狡猾的手段,是否能够使他迅速归心,依旧是个谜。
战局愈加紧迫,郭嘉只得将目光重新放回到眼前的训练场。他明白,无论是新军的成败,还是魏郡未来的权力格局,一切都将在即将到来的战斗中见分晓。
然而,命运的齿轮早已开始转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