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语嫣才满意的将袋子递给陈阳,“给你看吧,别吓到!”
从袋子里将平螺钿背八角镜拿出来,陈阳瞬间有些吃惊了。
没错自己手里就是唐代平螺钿背八角镜,而且几乎跟正仓院里那只一模一样,但是从外面成色来看,这件平螺钿背八角镜应该出土不到十年左右。
平螺钿背八角镜正面
正面细节
唐代螺钿工艺,最早见于商周之时,是指将贝壳的珠光层磨薄后镶嵌到器物之上。这件唐平螺钿背八角镜,即是以螺钿做成花卉、飞鸟纹饰,花心的红色部分是用的琥珀装饰,纹饰之间如星点的蓝色细碎是青金石。螺钿的七彩珠光配上唐人独有的花鸟纹饰,富丽之极,可一窥大唐灿烂。
螺钿镜制作精巧,用螺蚌贝壳雕制成各种图案,按设计要求粘贴于素镜背面,然后髹漆、研磨,最后再在螺钿上毛雕花纹。漆地为黑色,螺钿为白色,黑白分明,光彩莹润,精致细巧,华丽秀美。
平螺钿背八角镜背面
背面细节
“我艹!”即便上一世陈阳从资料中见过平螺钿背八角镜,如今将这物件拿在手里看着,依旧吃惊不已,这工艺简直就是绝了。这么说吧,这种工艺用现代工艺来完成一点都不难,难的是在唐代时期,手工艺就已经达到了现代机器才能做出的工艺。
这种物件根本就不怎么需要鉴别真伪,螺钿倒是有假的,毕竟螺钿这是一种天然之物,但造假的难度比较高,别说现在市面上,就算是未来,这种东西都没有人去造假,因为成本太高。
传统螺钿漆器,工艺异常繁琐,费时费工,而且真品的市场价格本身就非常有限,经常会出现仿制一件古代螺钿艺术品所花费的财力,是原品价值数倍甚至数十倍的情况。
曾有一位故宫专家提到,之前琉球曾用古法工艺复制一件螺钿漆桌,共花费200余万元,相当于原件市场价的20倍,因此仿制古代螺钿艺术品是得不偿失的。市场上都没有仿制元明清软螺钿的作品,更别说唐代的了,当然也就不存在鉴定真假之术。
想要鉴别螺钿艺术品年代比较简单,因为唐代以前,比较流行硬螺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