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国潮1980 > 地一千九十六章 越俎代庖

地一千九十六章 越俎代庖

的负责人牛主任,看到这一幕心里觉得别扭,觉得好像哪里不对劲。

    但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毕竟他是出不起这个价码的,不可能代表街道厂承诺这样的条件。

    而且人品嘛,宁卫民即使在他的心里,那也是伟光正的形象。

    说到底,双方合作这么久了,他死活不相信宁卫民会突然变得自私,对街道厂做什么不利的事儿。

    那既然如此,宁卫民花钱买了秘方不就无所谓了吗?就这么地吧……

    总之,这事儿就这么敲死了。

    对宁卫民而言,他花了并不是很多的几个钱,换来了最安心的结果。

    既对得起常家的后人,今后也在料器葡萄的秘方上占据了充分的主动。

    更重要的是,这小子还又一次当众显示了自己的清白,买到了人心所向。

    所以当接下来,宁卫民再抛出第二件事,一个更加没有私心的由衷建议后。

    此举不但让他的威望达到了顶点,换得了这些老匠人们的真心佩服和无限感动。

    而且从此更让他的名字成了仁义无私的代号,在整个京城的工美行业如雷贯耳。

    甚至连宁卫民他自己都没想到,他今天的这个举动给自己的前途扫荡平了多少的障碍、今后会有多少身怀绝技的老艺人、老匠人,冲着他的“圣人”之名,主动来投奔其麾下,寻求合作的。

    总之,这一切都源于他今天在常玉龄灵前所受到的触动,当众的这番表态。

    “牛主任,在座的各位老师傅们。常玉龄常师傅今天走了,我很难过,你们也难过。我琢磨着,常师傅地下有灵,一定希望咱们大家过得好,早点把这件事迈过去,开开心心的继续生活。但是,我也得说,有件事我心里怎么也过不去。”

    “常师傅这么有本事的人,不该是这么一个冷冷清清,默默无名的结果啊。以常家料器葡萄对京城工美行业的贡献,她理当得到业内同仁的尊重与重视。常师傅的本事和知识都是无数代人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理所应当被所有的业内后辈学习,发扬光大。可惜了,没人识货。如果常家的手艺今后随着常师傅消亡,这比常师傅人离世,无疑更让人遗憾和痛心。”

    “还有在座的各位,勤行的张师傅,做料器的蒋师傅、邹师傅,做仿古瓷器的刘师傅,做绢人的马师傅,花丝王传人张师傅、做宫灯的吴师傅,木器行的李师傅,还有我自己的师父,您几位哪位不是有真才实学的能人?各位的一身本事几乎全是咱们祖辈智慧学识的结晶。可惜就因为时代的变故,在当前这年头,咱们的手艺偏偏显得不合时宜,一概都得不到社会的重视和承认。”

    “说实话,我真替各位不值。在我心里,这不正常啊。因此我怕啊,我怕不知多少年之后,始终未能等到社会重新发现各位的价值,各位的知识和本事就淹没在了时间的缝隙里。就像常师傅这样。我们总得留下点什么给后人吧?所以我就想啊,能不能想些办法,尽可能把各位本事留下来。哪怕只是些照片和文字,或者是影音资料呢。一切费用和出版发行的手续,都包在我身上,我就不知道大家愿意不愿意受这个累,会不会觉得麻烦……”

    此言说罢,或许是因为太过惊人,一时并没有获得任何响应。

    反而让在座的这些老艺人们面面相觑,彼此望着。

    他们似乎都不敢相信自己刚才听到了什么。

    毫无疑问,这恐怕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儿。

    收益也许丁点没有,耗费的金钱倒不是小数目。

    这件事要真着手去办,那不知道得耗费多少时间、精力和金钱。

    宁卫民真愿意为了大家出这么大的血,办这么大的事儿?

    不会是一时意气用事吧?

    所以直至半晌过去,还是康术德来发问,确认此事。

    “卫民,你……这是要为各位师傅树碑立传?”

    “是,可以这么理解。”宁卫民答得认真且坚定。

    “那你可想好了,这事要是大家答应伱了,可不能半途而废,让大家空欢喜一场。”

    “您放心吧,我是您徒弟,您还不了解我吗?我绝不会丢您老的人。”

    而这一句,终于让几桌席面骚动起来,直至整个饭馆轰然作响。

    (本章完)>>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都分家了,他们越过越穷关我啥事仙武神煌穿越四合院之开局落户四合院黄帝秘藏互换婚书你提的,朕登九五你哭啥?官场从秘书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