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像“金龙鱼”商标归属权就成了郭可丰为未来权利制衡埋下的一步暗棋。
他并没有把商标作为合作资产的一部分,放置在南海油脂,而是故意放在了新加坡郭氏集团名下。
这样一来,随着日后品牌打响,市场逐步认可,郭氏也会借助“金龙鱼”这个品牌,来加重自己在合作项目中的话语权。
到那个时候,双方就都有了自己底牌,起码也可以势均力敌,达到了一种原本不可能发生的微妙平衡。
所以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达到这一结果,郭可丰作为郭氏集团在大陆内地的代理人,也是花了不少心思,付出了诸多努力和重大牺牲的。
像这个春节,他就没回马来西亚和妻儿老少团聚。
而且一直留在大陆内地忙碌合作项目的相关法务责任的梳理。
在节假日期间,他还拜访了农业部、外贸口的诸多官员。
霍延平亦是郭可丰重点致谢的对象。
宁卫民就更不用说了,郭可丰不但登门拜访,送了一份厚礼。
而且看过了《摘金奇缘》的样片,也只是形式上提出了一两处修改意见,就表示了同意公映。
他甚至听说宁卫民打算在大陆成立LVMH酒水代理公司,还专门为他给香格里拉酒店和尚未竣工的国贸大厦的负责人都提前打好了招呼,做好了铺垫。
便于宁卫民一方日后在酒水和餐饮业务方面,与郭氏集团的酒店管理方顺利对接。
可以说,郭可丰为了“金龙鱼”能在大陆打响,提前抢占这块还没有竞争对手的庞大市场,他把自己能做的都做了,真是殚精竭虑,广交朋友。
他只盼着能够毫无后顾之忧的去干事业,专心专意地铺在他的油脂霸业上,尽快让金龙鱼调和油被习惯了用散装菜籽油、花生油和猪油大陆百姓所接受,从而实现自己的事业追求,帮助自己的家族维持住在郭氏集团的地位和权益。
然而这个世界上就没有人让人称心如意的事儿,越怕什么吧,他就越来什么。
1988年3月10中午,当住在京城香格里拉酒店郭可丰刚刚放下案头的文件,想要打电话叫个送餐服务,随便吃一点东西解决午餐的时候。
他书桌上的电话却自己响了起来。
郭可丰用已经伸出去的手顺势接起来后,听到的则是自己亲生父亲郭贺麟的声音。
“爸爸……”
最初郭可丰还是很高兴的。
他以为自己父亲打给自己,要么是因为在新加坡获知自己在大陆内地已经打开了局面,合作进展巨大,让其在集团扬眉吐气,挺直了腰杆。
要么就是因为过年自己没回家,想念自己。
闲来无事想借助电话聊聊家常,多了解了解自己在京城的处境,再跟自己说说母亲和妻儿的情况。
可结果却没想到,完全就不是这么回事,郭孔丰的父亲这次来电居然是为了宁卫民这个外人。
实际上,郭贺麟在电话里只是随便问了问自己儿子在京城情况,就在电话里向郭可丰旧事重提,又询问起了《摘金奇缘》这部电影的情况,详细向他打听宁卫民拍摄完成这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