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还兼着广播员,可广播室早就交给了张翠娥,就算等张翠娥以后离开,也有她堂姐张秀月接班。
何况他现在还是地委卫生处的特派员呢,更犯不着去挑堤了。
总而言之,他能干的也就是鼓掌加油,别的还是靠边站吧。
稍不注意,年纪最小的刘璐就脚下一滑,摔了個屁股墩。
最后面的黄莺甩甩手,“这个就是练了小八卦掌的好处,不仅跑得快、更灵活,脚步还稳当,不容易摔跤,总之好处数不清。”
刘璐笑着摇头,“这算什么,夏天我上树摘果子,辣么高摔下来都没事。”
过来的时候家里的大人都有交代,到了这里要手脚勤快、多听陈老师的话,主要以学艺为主,最少也要学会一门手艺。
旁边椅子上,狸猫蜷成一团,早已陷入沉睡。
生产队已经开始调集物资、频繁开会,为大修河堤做准备,陈凡则打算等雪停了就去地委待几天。
刘璐跟在她后头,眼里满是好奇,“菊姐,为什么你们走路那么稳,不怎么打滑呢?”
刘丹快步上前,拉着她就往上走,“就你话最多,伱能不能像你姐姐我一样少说话多做事,我可告诉你,陈老师本事多得是,一个小八卦掌算什么,最多算广播体操,……”
陈凡趴在茶台上运笔如飞,写着草稿。
当然,如果能另有所得,那就再好不过!
三个新来的立刻往下看,果然三个姐姐都走得稳稳当当,似乎脚底下没有冰渣层似的。
要不然全村人都在轰轰烈烈的修堤,就他在一旁看热闹,那多不合适。
杨梅扶着竹栏杆,走一步滑一下,气喘吁吁都要哭出来,“为什么不修个楼梯呢,这道坡好滑啊。”
杨菊在后面推了她一把,说道,“要是修楼梯,下雪一样打滑,不过摔倒的时候,就不像刚才刘璐那样只是屁股疼,楼梯坎是尖的,弄不好能把人摔骨折。”
刘丹认同地用力点头,又叮嘱了妹妹几句,杨梅和黄鹂也都认真记在心上,随后接着卖力铲雪。
刘璐几人顿时两眼放光,“就是天天早上都要练的小八卦掌?”
絮絮叨叨伴着几声娇笑声,几人爬上坡顶,往屋里走去。
结果这场雪下了两天还没停,1977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来得有点大啊。
之所以现在还没让,不是他自己舍不得,而是杨书记他们说让他干到年底,方便给他算工分。
故事讲的是……,好吧,就是《牧马人》的江南摇船版本。
算不上抄袭,甚至连借鉴都算不上,因为原版的和改编的电影,陈凡都没有看过。
只不过在这个年代,类似的故事层出不穷,他只是随便挑了一个,进行文学改编,然后在后面略微加以“拔高”,升华一下思想,就是一篇类似于《牧马人》的年代故事。
作为后来人,知道哪种类型的作品能火,就是最大的优势,直接写这种类型文就行了,没必要跟别人撞车。
将最后一页写完,陈凡粗略检查了一下,便放到一旁重新誊抄。
同时心里在嘀咕,写出了《牧马人》的张贤亮大师以文入道,最后干到了西部影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