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脸上不觉有几分犹豫。<br><br>陈凡看了看她,“是不是觉得,我们只招两万人,等收到两万封报名信的时候,路上还有很多报名信没有寄到,到时候人数肯定会超出?”<br><br>边慧芳立刻点头,不解地看着他,问道,“既然您想到这一点,为什么不提前通知他们刊登公告呢?”<br><br>她敢确定,明天这时候,收到的报名信一定会突破两万,如果再晚一天刊登,到时候不就有更多人的信寄到了么?<br><br>陈凡哈哈笑了笑,也不解释,只是说道,“你按照我说的去办就行,到时候你就知道了。”<br><br>说完转身就走了出去。<br><br>经楼梯上二楼,何青生办公室里,许启珍和谭庸都在。<br><br>陈凡敲门进去,何青生立刻站起来,大笑着说道,“你知道现在有多少人报名?”<br><br>“我刚去看过。”<br><br>陈凡走到沙发上坐下,“已经有一万两千多人报名。”<br><br>许启珍在一旁立刻笑道,“对,一万两千多,每人10元的报名费,那就是12万多。”<br><br>谭庸夹着烟哈哈大笑,“后面还有源源不断的信寄到,两万人的名额,半点问题都没有。”<br><br>他说着转头看向陈凡,“现在是不是可以通知文汇报和江南日报,明天刊登截止报名的公告?”<br><br>何青生也点点头,坐下后说道,“再多就超量了,第一次还是保守一点好。”<br><br>陈凡却摇摇头,“不着急,超一点也没事。”<br><br>何青生愣了一下,双眼打量着他,“你又有什么鬼主意?”<br><br>陈凡呵呵笑了笑,看着他说道,“何叔,这次咱们的函授班闹得这么大,还在文汇报上做了广告,你觉得,总会和其他省分会那边,他们会不会关心一下?”<br><br>响鼓不用重锤,一句话便让何青生三人醒悟过来。<br><br>谭庸咬着烟蒂,眉头紧紧皱起,说道,“有道理啊,这年头大家日子都难过,我们一下子进账十几万,关键来得还那么容易,他们不眼红才怪。”<br><br>许启珍皱着眉头说道,“按照以往的惯例,单位创造了额外收益,一定要给省内的领导单位上缴一部分,总会那边也要上缴一部分,这些都是应有之义,再扣掉各种费用支出,最后留给我们自己的其实并不多。<br><br>不过其他省的同行单位可不会这么想,他们只会看见我们搞了一个并不复杂的函授中心,一下子就能赚20万,……”<br><br>她说着抬起头来,转头看了看三人,“搞不好,这次咱们江南作协要成出头鸟啊。”<br><br>何青生掏出一支烟点上,吐出一口烟雾,“出头鸟是肯定的,有样学样的也不会少。”<br><br>他转头看着陈凡,笑着问道,“你多预留的这部分学员,是打算送出去做人情?”<br><br>陈凡呵呵笑道,“反正咱们停止招生之后,也会有其他省的单位去招他们,还不如直接把这些多出来的学员给他们送过去。<br><br>到时候学员有了去处,那些单位落了实惠,咱们也避免成为出头鸟,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呢。”<br><br>这话一出,何青生几人都笑出声来。<br><br>倒是没人问为什么不干脆再延迟几天发布公告。<br><br>那样就显得太刻意了。<br><br>就以收到的报名信为准,截止到20000份,那时候发个截止报名的公告,完全合情合理。至于还在路上的报名信,那便是多出来的“人情费”,回头给学员自己省的作协分过去,好歹是个意思。<br><br>当然,如果该省的作协没有办函授中心的意图,那就与江南作协无关了。<br><br>大不了稍微扩招一点,将这部分没着落的学员收了便是,还能多赚点钱。<br><br>至于说大家都开函授班,学员够不够分,那更加不用担心。<br><br>韭菜是割不完的!<br><br>几年后全国各地那么多的文学培训班,累计下来少说也培养过上百万的学员,还不是照样做得风生水起。<br><br>再说了,就凭江南作协的金字招牌,除了京城、上海两个地方不敢比,其他诸如浙江、江苏、山西、河北、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等几个老牌文学大省,顶多与江南作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