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姓墨,叫墨鲤。比我大点”。
墨鲤此时正在村办公室和黄天来探讨着造纸的改进方法,马北相走了进来,拿着几本书邀功似的跟墨鲤说道:“公子,你这物理、化学课本,太难印刷了,排版的人一个符号一个符号的对,还怕放倒了。”
“哈哈哈,以后学会了就简单了。”
“公子,你得先给教书的先生们上课,先把他们教会了,不然这课程不好开。”
“好,通知太乙山、鲤岛、墨家村三个学校派老师,半个月后来二龙山统一培训。”
“好。公子,我们的印刷设了三个点,太乙山、鲤岛、二龙山三个学校,都能印刷,鲤岛统一供应纸张。”
“这样好!马大哥,还有一个事你安排一下,正好有半个月的空闲期,我写几本故事书你大量印刷一下,要求每个老师和学生以及部队士兵要人手一本。”理念需要潜移默化的渗透到每一个种子的心田里,墨鲤是这样认为的。
“正好公子,基地最近来了一个写字挺好的青年,我安排一下,你来讲,由他来抄录,你看怎样,他前期在冰州书店就是抄书过生活来。抄的工整也快。”马北相前几天想找个给学校当办公室文书的人,有人推荐了江荀,经过试用,马北相认为可以,就留在了学校。听到墨鲤要写故事书,就给他送了过来。
江荀刚见到墨鲤时,还有些小瞧了,见他还没有自己大,能有多大见识,可是见到众人都对他恭恭敬敬,也不敢托大。墨鲤问他怎么学的知识,他一五一十的讲了他学习的过程,墨鲤听他学习的是治世之道,这不就是行政管理吗?也来了兴趣,考了他几个问题,还行。
江荀、五哥、十三等人,白天黑夜的跟着墨鲤,不离寸步。因为,墨鲤给他们讲故事,江荀、十三听的津津有味,五哥则听完故事就仿佛回忆起故事他本就知道的记忆。
第一个故事,讲的是“三国演义”,十三就是研墨的童子,五哥负责裁纸,这样才跟上他的速度;
第二个故事,“三侠五义”。
在讲故事的同时,马北相同时安排人来拿稿排版,几乎同时进行。一时间,整个学校以及二龙山基地会看字的都魔上了故事书,晚饭后的广场人满为患,都来听说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