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发。
通过大部队,吸引更多的人加入,然后把找人,救人,后勤再次扩分,再次复制,分成若干的小组。
继而,围着当初的三人旋转。
当初这三人就是这支庞大队伍的智囊,到达了安全的地方之后,三人会立刻把这个流程交给当地的衙门。
权力平稳过渡。
这种学问是可怕的,所有人都明白,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最可怕的不是事件的本身,而是没有组织的散兵游勇。
一旦有目的地把人组织起来,这就是集体性,集体性的力量最恐怖,所以书院学子每年都会内斗。
因为要斗出最能代表自己集体的那个人。
他在楼观学求学的那会儿,书院已经有了七百学子在里面一起读书了,杜行敏经常笑言自己没有赶上好时候。
他说,先前都是一个先生负责九名学子的学业,等到他求学的时候,一个先生负责四十多个同窗。
虽没有裴行俭和席君买的武勇,也没有王玄策和李恪先生的聪慧,但能从书院走出去,并科举及第。
本身的才华是不用质疑的。
而且,杜行敏和杜如晦同宗,杜如晦是他大伯,杜楚客是他的二叔,可他非杜家嫡系,父亲是祖父杜吒侧室所生。
他来书院就是走的杜如晦的门路。
缘由不知道,仅是知道大伯临终前找了袁先生批命了,隐约听闻袁先生说大伯和二伯占了过多了子孙气运。
别人都是先人十分聪明仅用七分,留下三分传子孙,已经是夺了气运。
而杜家是十分聪明用了九分,只留下一分传子孙,祸患已经种下。
子孙后代多磨难。
什么磨难杜行敏不知道。
那时候还小,玩性大。
但他知道,大伯入葬那天他被喊去扶棺了,杜行敏三个字也入了第一本族谱了。
自那以后,娘亲有了自己的小院,身边也有了三个使唤丫头。
年底家里大聚会,自己也能在大厅有个属于自己的案桌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