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正居高临下地注视着山下追击而来的五千清军骑兵。
“出击!”
下一秒钟,上万名准噶尔骑兵就从山丘、森林之中冲了出来,对清军骑兵展开了攻击。
领兵的清军总兵曹勷脸色大变。
“不好,中计了,快撤!”
准噶尔骑兵奔驰中火枪连射,清军骑兵仓皇后撤,不少人被火枪射中,纷纷栽倒落马。
眼看清军骑兵就要被准噶尔骑兵追杀到溃散,后方又飞一般地来了两千清军火枪骑兵,正是由樊廷所率领的接应部队。
樊廷见状脸色也是有些发青,赶忙吩咐属下:
“让开中间给曹总兵他们,所有火枪手左右两边进行阻击!”
两千清军火枪骑兵立刻分散开来,瞄准了面前追击而来的准噶尔骑兵。
很快,准噶尔骑兵们开火了。
砰砰砰!
不少清军骑兵又被收割了性命。
足足过了好几秒,清军火枪骑兵才开始了反击。
砰砰砰!
准噶尔骑兵也人仰马翻。
一条弹幕此刻飘过。
【汉武帝刘彻:朕突然发现,这火枪射程不足,真的是一个很致命的问题,准噶尔人每次都是先手啊。】
【汉高祖刘邦:那可不?人家都说一寸长一寸强,这准噶尔人比大清长了至少三丈了都!大清人都是这么短的吗?】
大清世界之中,康熙皇帝看着刘邦的弹幕,青筋直跳。
短?
说谁短呢!
【唐太宗李世民:嗯……汉高祖的话虽然是不太中听,但朕也确实觉得,大清的兵器真的差了点意思。】
看到李世民这条弹幕之后,康熙总算是冷静了一些。
他看向在场的诸多皇子、大臣,皱眉道:
“你们说,大清火器不足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
生气归生气,但大清火器精良程度不及准噶尔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作为一个皇帝,康熙当然不可能忽略这一点。
群臣闻言,都是一阵沉默。
要说国家大政这种虚一点的东西,大家什么都能聊,不懂也能吹几句,扯一番场面话。
但涉及到兵器这种实实在在的东西,那就真不能随口乱说了。
四皇子胤禛想了想,开口道:
“皇阿玛,儿臣觉得应该让工部那边召集匠人进行改良。”
八皇子胤禩不甘示弱,开口道:
“咱们大清也可以联络一下南洋的红夷,看看他们有没有比准噶尔人更先进的火枪,从广州进口。”
红夷,指的是菲律宾的西班牙,还有一直和西班牙明争暗斗的葡萄牙,以及近来崛起的海上马车夫荷兰。
当然,以大清,或者说华夏文明的骄傲,他们是懒得区分这三个国家的,统一叫红夷就完事。
康熙点了点头,道:
“好,老四你负责工部,老八你负责协调礼部、户部,尽快办好。”
两名皇子同时领命。
从语气之中,他们能听出康熙皇帝的急切。
康熙皇帝重新抬头,看向金幕,心中哼了一声。
大清火器落后,早在乌兰布通战后,康熙皇帝就已经通过奏折知晓了。
但那个时候的康熙皇帝,缺乏提升火枪精良度的动力。
为何?
因为从康熙的老爹顺治在位后期开始,一直负责给大清打江山的八旗兵就已经烂掉了。
真正帮助大清平定天下,镇压了三藩之乱,多次击败准噶尔人的,是蒙古骑兵和汉人绿营兵。
若是火枪精良程度上去了,那战斗力提升最强的同样也是汉人绿营兵!
对于一个满人作为统治阶级的王朝而言,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隐患。
但现在不一样了,金幕出现了。
历朝历代的皇帝们都看着呢,若是大清的火枪天天被吐槽,康熙皇帝和大清的面子往哪放?
作为皇帝,权力已经是巅峰,最大的追求就是史书流芳百世。
天天被历朝历代的皇帝吐槽、轻视,这芳还怎么流得起来?
康熙皇帝将头抬了起来,看向金幕。
此时的金幕之中,在得到了两千火枪骑兵的支援后,被埋伏的五千清军骑兵总算是稳住了阵脚,会合友军缓缓撤离战场。
噶尔丹策零表情平静地注视着清军,笑道:
“好了,不用追击了。”
“传令下去,把牲畜里所有的战马、母马、种马还有出色的小马挑出来,剩下的全都不要了,我们用最快的速度离开!”
半天后,烟尘滚滚,四万清军倾巢而出,赶到了这一处战场。
但此刻准噶尔人已经带着他们挑中的数万匹马离开,纪成斌和他的四万清军看到的,只有漫山遍野的牛羊。
【噶尔丹策零这一次突袭,直接重挫了大清南路军的后勤,让原本足以支撑南路四万大军抵达伊犁的牲畜少了将近一半。】
【纪成斌为了推卸责任,干脆谎报大捷,说击败了两万准噶尔骑兵的侵扰。】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