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爹脸上的表情为什么不太好看?
弘历偷偷地打量了一眼脸色难看的胤禛,心中疑惑不断。
康熙似笑非笑地看了胤禛一眼。
“老四,还不和你儿子介绍一下他的丰功伟绩?”
胤禛深吸一口气,目光转移到弘历身上。
老子站着,儿子坐着。
这个臭小子……
胤禛尽量用平静的语气开口:
“你当了大清皇帝之后,打了两次缅甸,全输了。”
“惨败。”
“啊?”弘历傻眼了。
缅甸,输了?
这,这也能叫丰功伟绩?
少年的脸变得越发通红,不敢置信地反问了一句。
“输给了缅甸?”
胤禛提高了声调,表情变得越发冷厉:
“两次!”
弘历:“……”
这一刻,十岁的少年弘历有一种被人脱光了衣服,丢在大街上的强烈羞耻感。
怎么会是这样?
说好的丰功伟绩呢?
康熙呵呵一笑,淡然道:
“不用着急,这不是马上还有第三次嘛。”
“说不定这第三次还能输了呢。”
胤禛愣了一下,恶狠狠地瞪了一眼弘历。
臭小子,若是第三次还能输,看我回去怎么收拾你!
弘历听着自家爷爷和老爹的对话,整个人的脑海之中乱糟糟的。
他的视线紧紧地盯着金幕,看着画面之中那支昂首挺胸的清军,浩浩荡荡地朝着南方开去。
【即便已经两次战败,但从乾隆皇帝到军机处,乃至新任云贵总督明瑞,对于缅甸依旧抱着极端轻视的心态。】
明瑞站在乾隆皇帝的面前,恭敬开口:
“陛下,奴才已经详细了解过情况了,前两次剿匪失败,乃是统帅无能,士兵也不够精锐。”
“为今之计,只要陛下能给奴才两万到三万兵马,奴才一定能把缅甸王的首级带到陛下的面前!”
乾隆呵呵大笑,心情非常畅快。
“嗯,朕就知道,那些个汉人臣子就是不行,还得是正宗的满洲奴才才会办事!”
“去吧明瑞,朕等你的好消息!”
【为了一举获胜,乾隆皇帝从四川调来八千绿营兵,又抽调了三千满洲兵作为明瑞的亲卫,再加上云南和贵州本地的绿营兵,共计两万五千兵马。】
【明瑞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他本人亲自率领,总计一万七千人,直取缅甸首都阿瓦城。】
【参赞大臣额尔景额率领剩余的八千兵马作为北路军,自新街方向南下,从阿瓦城和明瑞会合。】
大军浩浩荡荡,抵达了铁壁关。
距离上一次的战争只不过几个月的时间,铁壁关外的树林之中还残存着许多被当时炮火摧毁的树桩。
茂密的青草灌木已经完全生长出来,掩盖了大地上的一切痕迹。
明瑞微抬下巴,哼了一声。
“杨应琚这个蠢材,连仗都不会打,还当什么大学士,真是笑话!”
“百无一用是书生,汉人书生,尤其是一群没骨头的废物!”
听着明瑞的话,一旁的众多满洲将领纷纷笑了起来。
“对,大将军说得太对了。”
“咱们大满洲能夺取天下,说白了不就是这些汉人不会打仗,骨头还软嘛。”
“哼,听说当年在扬州都杀了几十万人,这些汉人还不是屁也不敢放一个?”
“嗯,我爹还让我读什么狗屁《诗经》,娘的,烦都烦死人了。读这些作甚?还不如去街上找几个汉人良家女子玩玩呢。”
一时间,空气中充满了快活的气氛。
【明瑞所部刚刚出兵不久,清军内部就迎来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坏消息。】
【北路军统帅额尔景额因不习惯山区之中的气候,染病身亡,明瑞便任命其弟弟额尔登额作为北路军的新主将。】
【随后,明瑞侦查得知缅军主力在蛮结设下大营,便领清军主力直扑蛮结。】
画面之中,大批清军浩浩荡荡来到蛮结,在两侧的山上设下大营。
明瑞登高望远,发现缅军一共设立了十六座营帐,首尾相顾,颇为严谨。
明瑞身边的部下们也看到了这一幕,一时间都觉得有些棘手。
“大人,这些猴子们也不是完全不通兵法,咱们若是这么直接打过去的话,要过很多关啊。”
“大人,不如我们先在这里和猴子们对峙,等额尔登额率领北路军南下包抄他们的后路,再来一个前后夹攻,大局可定!”
听着部下们的话,明瑞不由勃然大怒。
“什么话,这是什么话!?”
“堂堂大清天兵,竟然还要在这些猴子们设立的小小营寨面前畏缩不前?”
“这要是传回去给陛下知道了,本官的脸面何在?”
“立刻集结兵马,准备进攻!”
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