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拼潜力!
蜀汉有了海军,这发展的潜力何止增加了十倍?
刘备越想越是高兴,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
“好个阿斗,总算是没有辜负子龙当年拼死救他的恩情!”
之后刘封又陆续禀报了其他几件事情,比如蜀国的疆域在西边已经扩展到了南亚次大陆,也就是印度的东部一个当地人叫做“孟加拉”的地区;在南边也扩张到了一个叫做“克拉”的半岛狭长地带;还在东南亚半岛的中部意外地发现了一个黄金矿等等。
但很显然,在听到了海军成立的消息之后,蜀汉君臣的心思完全不在这些“其他事项”上面了。
刘备沉吟片刻,对着诸葛亮开口道:
“丞相啊,朕觉得当务之急应该是修建一条从缅甸通往成都的道路,你说呢?”
诸葛亮立刻会意点头。
“主公说得太对了,必须要把缅甸和成都有力的结合起来。”
“只不过要完成这样的工程,恐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啊。”
刘备也愣住了,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诸葛亮羽扇轻摇,也没有开口说话。
就在这一阵沉默中,关羽突然沉声道:
“皇兄,巴蜀这边尽量只出工匠和监督之人,有个几千一万人也就差不多了。”
“具体负责修建工程的,就让那些被大汉征服的土着去做。”
“这样一来,人力是肯定足够的。”
蜀国在对缅甸的征服之中,可是获得了至少上百人的人口。
这些人口大部分都是东南亚的当地土着。
关羽的提议非常直接,就是用这些土着的性命,来给巴蜀和缅甸之间修出一条能长期通行的官道!
刘备闻言不由皱眉。
“这样不好吧?会死很多人的。”
巴蜀的地形之恶劣,已经是华夏罕见。
从巴蜀再通向缅甸,那就要穿越横断山脉。
这工程的险恶,几乎等于修建第二条蜀道了。
这么难的工程,在如今这个时代,不死一大堆人才怪了。
关羽见刘备心慈手软的老毛病又犯了,忍不住看了一眼张飞。
张飞立刻会意,瓮声瓮气地开口道:
“皇兄,那些个土着留着性命说不定还要叛乱呢,让他们消耗在给大汉贡献力量的工程里,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别看张飞以武力着称,性子也是颇为直爽。
但实际上,张飞可也是读过书的,是正儿八经的文化人,真正的文武双全!
要不然,单单一个莽夫,也配和刘备、关羽这种当世豪杰义结金兰,还能一直稳稳保持在蜀汉核心层?
只不过大部分时候,张飞确实也更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就是了。
刘备听完张飞的话之后,依旧有些迟疑。
“可是,真的会死很多人的。”
后世有人说,刘备属于假仁假义。
但无论是正史、野史、还是当时之人的各种记载都能表明,刘备的仁德,确实是从起家直到死去,一辈子都一以贯之。
一个人,如果做了一辈子的君子,那他难道不是一个真正的君子吗?
刘备的对手们,曹操骂过刘备朝秦暮楚,一会投靠袁绍一会投靠曹操自己,一会又跑去投靠刘表。
孙权骂过刘备背信弃义,答应好的归还荆州却不还。
但这两个人,偏偏没有说过任何一句关于刘备假仁假义的质疑。
这只能说明,曹操和孙权确实很清楚,在这方面攻击刘备没有任何意义。
能被对手认可的品德,和后世敲键盘的质疑,谁更可信?
答案不言而喻。
刘备在很多方面确实不如历朝历代的明君,但在“仁”这个字上,却可被称之为当世翘楚了。
无奈之下,众人又将目光投向了诸葛亮。
眼下,诸葛亮是唯一一个能说服刘备的人了。
诸葛亮何等聪明,自然能领会到众人的意思,当即羽扇一摇,笑呵呵地开口。
“其实这件事情,臣只需要说一些数字,陛下就能明白了。”
见刘备的目光投过来,诸葛亮慢悠悠地开口。
“去年统计,巴蜀全国之中人口刚好是一百五十万。除去五成的女子之外,还有五成是男子。”
“五成男子之中,又有两成是尚未长大的孩童以及年纪衰老的老人,真正能用作劳动力的只有三成,也就是四十五万人。”
刘备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
“丞相说得对。”
事实上,诸葛亮说的数字可能还夸大了一些。
毕竟如今可是刚刚经历了东汉末年的战乱。
众所周知,战乱时期最容易死的是什么人?当然是负责上战场的男人。
而女人主要负责的是后勤,就算是国土被敌国占领之后依旧具备生育价值,死亡率是肯定不如男人高的。
所以在战乱时期,女人的数量往往超过五成,多的甚至能达到六七成。
诸葛亮继续道:
“但这四十五万人之中,至少要有二十万人来给大汉镇守巴蜀、荆州、缅甸,对吧?”
刘备眉头开始皱了起来。
诸葛亮再道:
“那就只剩下二十五万人了。但这二十五万人还是不能完全投入修建缅甸通道的工程之中,要不然谁来种田呢?”
“我们用二十万人来种田,不多吧?”
刘备嘴巴张了一下,没有开口说话。
诸葛亮羽扇一摇,继续道:
“这样一来,真正能用来修建官道工程的也就五万人了。”
“陛下,这五万人来修建通往缅甸的官道,要修到何年何月呢?”
“更何况,难道曹魏和东吴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我们发展?”
“若是曹魏东吴来犯,我们手中剩余的这五万人全部都在修建工程,谁来上前线增加兵力,抵抗强敌呢?”
刘备彻底说不出话了。
诸葛亮看着刘备,正色开口。
“陛下,您要么就不修这条路,要么就只能动用那些被咱们征服的土着。”
“除此之外,我们已经别无选择了。”
“还是说,您真的打算什么也不做,就这么眼睁睁地等着曹魏和东吴飞速强大,最终把咱们大汉彻底灭亡?”
“到那时,您如何去面对金幕另外一头的诸多大汉先祖,如何在死后去面对九泉之下的大汉列祖列宗?”
刘备听着诸葛亮的这一连串问题,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终于,这位蜀汉开国皇帝叹息一声。
“朕明白了,就按照丞相的意思去办吧。”
顿了顿,刘备又开口道:
“无论如何,朕还是希望能少死一些人。”
“将来,这些土着也可能会成为大汉的一份子,也能为大汉灭亡曹魏和东吴贡献一份力量!”
诸葛亮轻快地笑了起来,羽扇摇动。
“这是自然,还请陛下放心吧!”
在场的所有蜀国大臣也都松了一口气。
果然,还是只有丞相能说服陛下!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就在明军和倭军于陆地激战的同时,另外一处战场上,也同样爆发着非常激烈的战斗。】
【万历二十年,七月初六。】
海面上,数十艘朝鲜的战船正满帆而行,朝着东面驶去。
一名朝鲜将军站在甲板上,注视着远处的海岸,表情坚毅。
【朝鲜嘉善大夫,全罗道左水使,李舜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不远处,还有另外一艘大船,和李舜臣所在的这艘船并驾齐驱。
在这第二艘大船的甲板上同样也站着一位朝鲜将军。
【朝鲜全罗道右水使,李亿祺。】
李舜臣的双目中,似乎有火焰在燃烧。
他沉声对着周围的部将们开口。
“这一次,我军定要让倭寇知道我们的厉害!”
【万历二十年六七月份,正是朝鲜被倭寇大举进攻,占领大量土地的时候。】
【偏偏也就在此时,大明副总兵祖承训第一次兵败朝鲜,明军暂时撤出了于朝鲜中的所有力量,正处于集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