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 第517章 赵匡胤内斗,李渊啃儿子,武则天西征,朱元璋明志

第517章 赵匡胤内斗,李渊啃儿子,武则天西征,朱元璋明志

宫说,各位宰相都是经验丰富之人,既然他们觉得大宋不合适,那军机处不必设立也可。”

    “如今大宋的制度就很完美嘛。”

    “只是父皇听完之后就很生气,还把本宫骂了一通,说什么将来如果大宋再出个宋徽宗就是本宫短视所导致。”

    “唉,让各位宰相见笑了。其实这件事情本宫也帮不上什么忙,今天就先到这里吧。”

    几名宰相心情复杂地离开了东宫。

    赵普走着走着,突然开口道:

    “咱们可绝对不能答应设立军机处啊,不然士大夫还拿什么来和皇族共治天下?”

    另外一名宰相忧心忡忡地开口。

    “可要是不答应陛下的条件,咱们眼下的麻烦恐怕……”

    这句话并没有说错,但所有宰相都明白。

    皇帝可以世袭,宰相却不能世袭。

    皇帝想要整一个宰相,那可是有一万种办法。

    赵普没好气地开口道:

    “各位,难道你们想要成为将来被无数士大夫指着脊梁骨痛骂的罪人吗?”

    几名宰相沉默了。

    又过一会,另外一名宰相沈义伦开口道:

    “老夫算是想明白了,这件事情无论答应还是不答应陛下,都有大麻烦。”

    “等会老夫回去就上奏折告老,想来陛下念在老夫给大宋效忠多年的份上,肯定不会再追究老夫了。”

    赵普急了,忙道:

    “沈大人,你怎么能在这种关键时刻告老呢?”

    沈义伦摇了摇头,对着赵普道:

    “赵大人,我知道你的想法,但我是真不想,也不敢和陛下斗下去了。”

    “也希望各位好自为之吧。”

    说完,沈义伦自顾自地走了。

    看着沈义伦的背影,赵普良久都说不出话。

    等回过头来,才发现其他几名宰相也走远了。

    赵普呆滞片刻,叹了一口气。

    “天意难违啊。”

    大元世界。

    刘秉忠兴冲冲地走进御书房之中,对着忽必烈禀报。

    “陛下,咱们大元的兵马已经登陆倭国的九州岛,并且取得了一场大胜,斩首过万,俘虏两万人!”

    忽必烈闻言,露出了满意的表情。

    “刘卿家啊,记得按照之前的旨意,把倭人全部都弄回来,让他们作为大元的奴隶!”

    蒙古帝国时期其实是很喜欢屠城的。

    但对忽必烈这位接受了汉化的皇帝而言,他现在逐渐转变了观念。

    屠城多不好啊,城里的人都死完了,将来的税收怎么办?

    没有了人,谁来给大元当奴隶?

    大元眼下全国各地的工程建设,尤其是死亡率极高的修缮黄河工程,谁来当劳工?

    忽必烈兴冲冲地开口。

    “立刻拟旨,一定要告诫前线的将领们,多抓人,少杀人。”

    “只要是十六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男人和女子,统统都能算斩首。”

    “抓得越多,朕给他们的赏赐越多。”

    刘秉忠沉吟片刻,开口道:

    “其实臣还有一个建议。”

    “不如让倭人自己帮大元抓倭人?”

    忽必烈闻言心中一动。

    “刘爱卿的意思是……”

    刘秉忠笑呵呵地开口道:

    “倭国的地形陛下您也是知道的,七八成的土地都是山啊。”

    “若是倭人往山里一躲,咱们的军队又不熟悉地形,怎么好抓呢?”

    “但是让其他的倭人贵族去抓,他们可是熟悉当地的,这不就是事半功倍了嘛。”

    忽必烈眼睛亮了起来,点头道:

    “是这个道理。朝廷还可以给那些倭人贵族一些好处,嗯,对。”

    “只要抓的倭人够多,大元可以承认他们的身份地位,让他们的子孙后代将来在大元之中参加科举,出任官职。”

    刘秉忠微笑道:

    “陛下果然英明!”

    忽必烈呵呵一笑,满脸期待。

    “听说在倭国之中至少有一百万人口,只要能抓个五十万的青壮劳力过来,就能解决大元眼下人手不足的困难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些年大元也陆陆续续进行了许多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蒙、汉、色目同等对待。

    除了这三种人之外,其他族则并不承认为大元国民。

    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倭人奴隶在大街上被汉人骑马撞死,那么这个汉人只需要赔偿奴隶主一些钱就行了。

    反之,若是一个汉人在大街上被蒙、色目人故意撞死,那么就必须要法办。

    当然,大元毕竟是蒙古人建立的王朝,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之中难免还是会出现偏袒蒙古人的行为。

    但总体而言,现在大元境内汉人的处境比之前已经全面提升。

    大元还规定,每年科举定额录取两成蒙古人和一成色目人。

    至于为啥不规定汉人,因为剩下的七成名额必然是被汉人垄断,没有任何悬念。

    此外,在南方的退牧还耕行动也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

    大量的汉人百姓获得了耕地,各种商业、手工业也在迅猛发展。

    有了诸多汉人官员的加入,蒙古帝国原先对地方那种非常粗略的统治制度也被华夏历代皇朝更加严密的官吏制度所取代。

    包税制也被彻底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宋朝的税收制度。

    经过这一系列的改革,大元的国库收入连续好几年翻倍上涨。

    至于蒙古帝国的贵族们,忽必烈也非常慷慨地给他们提供了便利。

    如今大量的新兴行业,里面都有许多蒙古大贵族家族的投资。

    有了金幕的指点,这些新兴行业的发展极其迅速,投资其中的蒙古大贵族们赚得盆满钵满。

    有了如此可观的利益在,蒙古大贵族们对新兴产业进行投资已经成为了一种风潮。

    甚至许多大贵族专门派出家族之中的核心子弟进入这些新兴产业之中进行学习,以更好地赚取利润。

    忽必烈感慨道:

    “没有金幕之中的大元和现在的大元比起来,简直就是两个世界。”

    “刘爱卿你能想象吗?以前那些家伙酒宴上除了聊骏马就是女人,现在三句话离不开投资、利润、产业规模!”

    刘秉忠想象了一下一群蒙古络腮胡大贵族聚在一起,口沫横飞地聊投资的场景,嘴角也忍不住扯动了一下。

    “陛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在,什么事情都能办,容易办!”

    忽必烈点了点头,深有体会地开口。

    “谁说不是呢?以前都是哭着喊着要去漠北掌控军权,现在一个两个就想去江南,去南方赚大钱!”

    “漠北简直是求都没人去了,哈哈。”

    由于金帐汗国、察合台汗国的存在,元朝一直都在漠北驻扎重兵进行防御。

    但漠北和大都之间隔着几千里的大漠,这也就导致漠北主帅手握军权又很难钳制,在皇位更替时特别容易领兵南下篡位。

    可现在嘛,谁没事去漠北吃沙子?

    去南方,坐在景致美妙的园林之中,享受江南女子的温婉,看着每天白花花的银子不停地流进自己的口袋,这不香吗?

    造反成功就算了,不成功可是要死全家的。

    舒舒服服过一辈子就够了!

    由于实在是太多皇族希望前往江南,以至于忽必烈现在都开始考虑,是不是要在杭州城设立一个陪都了。

    忽必烈笑呵呵地和刘秉忠聊了一会,然后开口道:

    “现在的大元,虽然不再是蒙古人一言九鼎的大元,但却是蒙古人能享受到最好生活的大元。”

    “成吉思汗是伟大的,但是就连伟大的成吉思汗也无法让所有的蒙古人获得今天这样的好生活,更没有办法解决大元作为异族王朝必然会面临的诸多问题。”

    “金幕给朕带来的融合,兼收并蓄,实在是太好了。”

    “朕觉得,蒙古人的许多旧习俗也该一并改易,彻底向华夏看齐才对。”

    刘秉忠闻言愣了一下,忙道:

    “陛下,这万万不可啊。”

    “啊?”忽必烈看着刘秉忠,愣住了。

    朕一个蒙古人皇帝想要让蒙古人全面汉化,你一个汉人大臣反而不同意?

    刘秉忠正色道:

    “华夏,来源于诸夏一词。”

    “何谓诸夏?便是来自天下各个不同地域的人们,因为共同的文明感化而走到一起,最终成就了华夏文明。”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夜无疆真千金出狱后,哥哥们跪求原谅重生六零,我在海岛搞科研末日星晶:我有一个契约兽军团榷香令退婚你提的,我当皇帝你又求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