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 第552章 秦桧回归触怒历朝皇帝,大明为何不像大宋一样怂?

第552章 秦桧回归触怒历朝皇帝,大明为何不像大宋一样怂?

p;当谁的臣子就效忠谁,对李世民来说,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但,你不能去效忠异族!

    李世民说到这里,语气也变得有些阴冷。

    “华夏的内斗,那是华夏的事情。”

    “但异族就是异族,朕可以允许异族人投降大唐,但绝对不允许华夏人投降异族!”

    李治哑然。

    这简直就是明晃晃的双标啊。

    但仔细一想,李治竟然也觉得李世民说的挺有道理的。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

    天生就比那些茹毛饮血的异族要高级!

    放着更高级的华夏人不当,去选择当异族的狗。

    这种人的性命,留着有什么用?

    李世民看向李治,淡淡道:

    “治儿,你可能没有意识到,生为华夏子孙,就已经是一种莫大的荣耀了。”

    “谁要是敢背弃这种荣耀,谁就该死,百死莫赎!”

    李世民的话,掷地有声,在大殿中回荡。

    这就是贞观大帝的霸气!

    大明世界之中,朱高炽看着这一幕,陷入沉思。

    作为大宋的“后人”,朱高炽对这段历史当然是很清楚的。

    就在此时,朱棣嚷嚷了起来。

    “哎呀,这秦桧原来还当过金国的狗腿子,真是恶心人啊。”

    “果然不愧是华夏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狗汉奸!”

    朱高炽的表情顿时有些古怪。

    朱元璋瞪了一眼朱棣,喝道:

    “你小子连秦桧的历史都不懂?”

    “历史书没读过吗?”

    “小时候那些大儒白教你了?”

    朱棣顿时有些讪讪,尴尬地咳嗽一声,道:

    “父皇,这南宋的历史实在是太屈辱了,儿臣真的读不下去啊。”

    “还得是汉武帝、唐太宗这种威风八面的时代,他们的历史读起来才带劲!”

    朱高炽闻言不由哑然。

    搞了半天,自家老爹居然是因为这个理由,所以才不了解秦桧这段历史的?

    想了想,朱高炽又觉得情有可原。

    就算是朱高炽这个温和的性格,在读宋朝这段历史的时候也经常忍不住心中的愤怒。

    更何况是朱棣这种耿直的性格?

    朱棣要是真的完整读一遍宋史,恐怕要直接气炸了。

    大宋是一个很奇葩的国家。

    根据好事者的统计,大宋整个王朝存续期间,对外战争胜率超过了六成。

    而赫赫有名的大唐整个王朝存续期间,对外战争胜率不到五成。

    从这两个数据来看,大宋似乎应该是一个比大唐还要更加强悍的王朝才对。

    但事实却是,大唐属于所有华夏人提起来都无比骄傲的朝代。

    而大宋嘛,“大怂”这个称号已经足够说明一切了。

    想到这里,朱高炽心中突然又有些疑惑。

    大宋并不是唯一一个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朝代。

    大明也是!

    扶持士大夫阶层最重要的是什么?科举制。

    大明的科举制,比大宋还要更加发达。

    为什么大明不会像大宋一样怂呢?

    现在虽然是明初,但大明中期的朱祁镇,大明晚期的朱翊钧,两部视频朱高炽也都看过了。

    在那两部视频里,大明也是完全不怂的。

    也先围城,于谦直接站出来临危救主,还得到了从太后到皇帝到朝臣的大力支持。

    投降派的声音在当时的大明内部,并不像大宋那样猖狂。

    朱翊钧就更不用说了,虽然是一个败家子昏君,但是有仗朱翊钧是真打啊。

    为了朝鲜,硬生生和倭国干了好几年,强行把倭国干跑了。

    怂这个字,好像压根就和大明没有什么关系。

    朱高炽忍不住对朱元璋提出疑问。

    “皇祖,为什么咱们大明和大宋一样是以士大夫共治天下,但大明却不像大宋这么怂呢?”

    朱元璋听到这个问题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看了朱棣一眼。

    朱棣顿时有些得意,抬起下巴。

    “这还用说吗?因为盘点视频之中大明皇帝都是咱的子孙。”

    “咱这辈子可从来没怂过,咱的子孙自然更不可能怂!”

    朱高炽听完,居然觉得有点道理。

    但道理不多。

    朱棣的基因再逆天,也不可能遗传了那么多代之后,依旧能影响后代大明皇帝吧?

    按照这种说法,哪一个王朝的开国太祖不是杀伐决断,怎么就没把这些基因遗传给后代的昏君们呢?

    朱元璋哼了一声,对着朱高炽道:

    “你爹懂个屁!还是让朕来和你说吧。”

    朱棣嘿嘿一笑,也不生气。

    咱脸皮厚,只要不是大明的昏君,不是我朱棣的后代在金幕中当主角,父皇您想怎么骂就怎么骂,咱无所谓!

    朱元璋清了清嗓子,淡淡开口:

    “你爹不喜欢读宋史,但朕以前可是完完整整地把宋史看过很多遍的。”

    大宋是距离大明年代最近的汉人王朝,朱元璋当然要仔细研究这个王朝怎么覆灭的。

    归根结底就四个字——文人势大,皇帝势弱。

    文人,骨子里就有软弱性。

    当皇帝被文人钳制,武将只能当文人门下走狗的时候,这个国家自然也就有了和文人一样的软弱性。

    文人做大也并非没有好处,大宋文化艺术、商业经济乃至科技发展都颇有可圈可点之处,尤其像“宋词”更是被誉为和“唐诗”并列的华夏文化瑰宝。

    但从朱元璋这个皇帝的角度来说,打仗打不赢,搞那些虚的文化、商业有什么鸟用?

    如果大明将来的皇帝也和赵构一样被异族追着到处跑,那样的大明再繁荣又有什么鸟用?

    朱元璋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必须减掉大明文人带来的娇娇之气,增添更多的勇武。

    所以朱元璋第一个上来就废掉了大宋“刑不上士大夫”的铁律。

    在大宋,士大夫们只要不是犯了谋反这种诛九族的大罪,其他事情无论是政治斗争失败,执政不力,打仗输了等等,最多都是免官流放,不会处死。

    朱元璋恰好相反。

    朱元璋一辈子杀了数以万计的大明官员,这些官员绝大部分都是从科举出来的,也就是士大夫阶层的一员。

    不听话,朕就弄死你!

    但这还不够。

    朱元璋后来又废掉了丞相制度。

    无论宰相也好宰相也罢,代表的都是相权。

    大宋时代的士大夫们就是相权强大,能掣肘皇权。

    朱元璋直接把丞相废了,相权收回到皇帝手里。

    没有了相权的士大夫,拿什么和同时拥有皇权、相权的皇帝斗?

    但单单打压士大夫还不够,还得扶持武将啊。

    于是就有了大明“开国六公爵”为首的武将勋贵阶层。

    这些武将勋贵,像徐达、常遇春、蓝玉这些,那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将。

    打仗,他们是专业的!

    大明用专业的武将领兵,就避免了像杜充、张浚这种自以为是的文官瞎指挥,导致失败的情况。

    此外,武将勋贵阶层还和皇族联姻,比如前太子朱标娶的第一位正妻是常遇春的女儿,朱棣的正妻是徐达的女儿。

    勋贵们通过这些关系又成为了外戚,能对朝政也施加影响。

    这样一来,文官失去了对皇权的掣肘、对军队的指挥,甚至连本身的相权都没了。

    此消彼长之下,大明武将自然不会像大宋一样只能当文官的狗,而是能和文官平起平坐,甚至借助外戚的身份能更加容易影响到皇帝的决策。

    这样的大明,又怎么可能怂呢?

    朱元璋说到这里,表情之中也有些感慨。

    “当然啦,朕设计的这些制度也并不是都完美无瑕。”

    “但不管怎么说,朕看了三部大明盘点视频,这里面的大明没有权臣作乱,没有藩镇割据,没有被外敌侵夺半壁江山只能狼狈求和。”

    “大明后裔的皇帝虽然败家子不少,但最起码他们有骨气,敢打敢拼>>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从一人开始炼蛊成仙大院来了个俏媳妇!大佬顶不住了高武:从肝二郎神天赋开始变强真千金疯狂掉马,全家跪求原谅吞噬九重天旧神之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