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 第624章 战争号角再度逼近,刘邦和扶苏的预测竟然完全不同?

第624章 战争号角再度逼近,刘邦和扶苏的预测竟然完全不同?

族就急速融入了华夏之中。

    融入的结果就是,金国人血脉里来自白山黑水的那种勇武消失了。

    取而代之的,是华夏文明的歌舞升平,奢靡享受,花天酒地。

    原本有兀术和完颜宗干这种开国老一代人物在,还能镇一下场子。

    等到兀术、完颜宗干都死了,老一代彻底没了,新一代们也就自然烂掉了。

    完颜亮气急败坏,忍不住怒吼道:

    “朕要杀了他们!”

    于是,完颜亮又一次在国内进行了大清洗,同时还发起改革,旨在增强国力和军队的战斗力。

    但接连而来的清洗和改革,使得金国国内开始变得动荡不安。

    于此同时,草原上原本臣服于金国的蒙古诸部,也出现了一些叛乱。

    完颜亮无奈之下,只能暂时放弃了南征的企图,先专心稳住国内。

    这一稳,就是整整八年的时间。

    绍兴二十八年,也就是秦桧死后的第三年。

    稳住了国内,又派兵北征杀了数以万计蒙古人,自认为达成了初步练兵的完颜亮,觉得时机也差不多成熟了。

    这一年,南宋“江南贺大金正旦使”,礼部侍郎孙道夫抵达汴京,向完颜亮道贺元旦。

    然而,负责接待孙道夫的金国大臣敬嗣晖,却毫不客气地将孙道夫给斥责了一通。

    “这二三年,尔江南行事,远不如秦桧在时恭敬,何也?”

    “回去告诉赵构,让他谨记侍奉上国的本分!”

    孙道夫闻言,自是只能赔笑道歉,各种好话说尽。

    但等回到使馆,孙道夫心中也是颇为疑惑,自言自语。

    “无论是礼单还是礼数,和往年相比都是一样的啊……”

    以赵构最喜欢下跪求和的性格,压根就不可能在这种涉及到金国的事情上失礼。

    孙道夫想着想着,突然一惊,脸色大变。

    “该不会是金人刻意挑事吧?”

    回到临安之后,孙道夫便原原本本地将情况奏明赵构,并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陛下,金人似有窥视江淮之意。”

    这其实已经是在考虑到赵构一贯的立场后,比较委婉的说法了。

    孙道夫内心中真正的想法是,他觉得金人可能会南下灭宋!

    赵构闻言,脸色顿时大变。

    战争难道又要来了?

    这怎么行!

    赵构忙道:

    “朝廷和朕待金国甚厚,金国以何名开启兵端?”

    孙道夫咳嗽一声,道:

    “当今金国皇帝杀其父兄而夺其位,兴兵岂问有名?”

    “臣请陛下早做预防。”

    赵构闻言心乱如麻,半晌都说不出话。

    一旁的左相沈该听完孙道夫的话,顿时就不高兴了。

    “孙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朝廷眼下的大政方针以和平为先,你总在陛下面前说这些武人兵戈之事做什么?”

    沈该同样也是主和派的大臣,出于捧赵构臭脚保相位的心理,对任何这方面的事情都非常敏感。

    孙道夫无奈道:

    “沈相公,非我危言耸听,乃是一路亲眼所见。”

    沈该越发不爽。

    老子是左相,说你两句你还敢顶嘴?

    一怒之下,沈该一个大帽子直接扣了上去。

    “我看,你分明就是想要误导陛下,图谋引张浚重新入朝!”

    果然在听到了这番话之后,赵构脸色顿时变了,对孙道夫的语气也转为冰冷。

    “好了孙卿家,你说的话朕知道了,你下去吧。”

    【赵构、沈该君臣并不愿意相信孙道夫的见闻,反而很快就将孙道夫贬职外任。】

    第二年,南宋又根据惯例,派出了“贺大金皇帝正旦使”沈介和“贺大金皇帝生辰使”黄中前往完颜亮的行在汴京道贺送礼,交割岁币。

    这两名使者抵达金国后,都察觉到了金国内部的备战气息。

    正旦使沈介乃是左相沈该的族人,在沈该的授意下隐瞒了消息。

    生辰使黄中则比较耿直,将探听到的消息原原本本地汇报给了赵构。

    “陛下,臣见金人营表之目,宫寝悉备,岂止为离宫者?以臣度之,(金)虏必向南,还请陛下早做准备。”

    黄中的进言理所当然地没有获得左相沈该和右相汤思退两个主和派大臣的认同,反而又被训斥了一番。

    但事实毕竟是事实,完颜亮大规模调兵遣将于宋金边境,动静自然是不可能瞒得过南宋方面的。

    来自南宋商人,金国内部探子,南宋边郡官员、将领的各种情报源源不断地汇总到了临安府。

    在越来越多的情报面前,赵构也终于意识到不对劲了。

    赵构很快又任命王纶、曹勋两人出使金国,刺探情报。

    这一天,赵构和养子赵伯琮坐在一起闲聊。

    赵构并不是那种勤政的皇帝,眼下也上了年纪,没有那么多精力和女人厮混。

    五十岁的赵构,比较喜欢的一个爱好就是和赵伯琮闲聊。

    而且让不少人都很惊讶的事情是,赵构对两个并非亲生儿子的养子都很好。

    仅仅从养父的角度来说,赵构属于还挺不错的那种。

    说着说着,就聊到了王纶和曹勋两人出使金国刺探情报的事。

    赵伯琮不假思索地开口道:

    “儿臣以为,王纶、曹勋两人就算看到了金国备战,也定然不会向父皇回报真相的。”

    “嗯?”赵构皱眉道:

    “你这话就没道理了,朕是皇帝,他们怎么敢欺瞒朕?”

    赵伯琮正色道:

    “去年沈介黄中出使金国,沈介回报和平,黄忠回报战事。”

    “沈介官升吏部侍郎,黄中只授秘书少监。此皆两位丞相沈该、汤思退之力也。”

    “王纶曹勋有此前车之鉴,纵然得知金国必将开战,又岂敢汇报真相呢?”

    赵构愣了一下,看向赵伯琮的眼神不由变得古怪。

    这个养子说的,好像还真是如此。

    赵构沉思良久,道:

    “你是说,现在朝廷的气氛有问题?”

    赵伯琮点头道:

    “自秦桧二度拜相以来,朝廷中主张抗战的大臣就一直被打压至今。”

    “就连左右相都是主和之人,在这种大局下,官员们为求自保,又怎么可能说出倾向于战争的话呢?”

    “儿臣并非在说父皇绍兴和议的不是,但儿臣在读书时也看过一句话——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还请父皇明查。”

    赵构呼出一口气,良久不语。

    三天后,左相沈该被赵构罢退。

    很快,赵构以右相汤思退晋升左相,又将陈康伯晋升为右相。

    陈康伯的晋升,顿时轰动了整个南宋朝廷。

    为何?

    因为这是自从张浚被罢免之后,将近二十年的时间里,赵构任命的第一位主战派正宰相!

    早在当年绍兴和议的时候,陈康伯被任命为馆伴使,就曾经因为礼节的事情和金使当场争执。

    后来又激烈反对赵构下跪接旨,还支持岳飞北伐中原。

    秦桧死后,陈康伯多次上奏章警告赵构金国即将南侵,希望南宋朝廷能赶紧进行备战。

    在张浚无望复起的情况下,陈康伯事实上成为了南宋主战派的领袖。

    陈康伯晋升正宰相,虽然只是地位相对较低的右相,但也极大地提振了南宋朝廷中主战派的信心。

    陈康伯之所以能在秦桧主政的这么多年中幸存下来,自然不是那种只会一心热血求战的人。

    他一边在朝中坚持认为应该“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另外一边,他也在紧锣密鼓地搜集证据,打算以证据呈奏给>>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都市神级圣医从华夏神话开始碾压星际都市逍遥医仙大逃杀王我今来见白玉京万金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