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 第650章 李治对窦漪房肃然起敬,司马迁私自写史记的事情暴露了!

第650章 李治对窦漪房肃然起敬,司马迁私自写史记的事情暴露了!

    西汉世界中,看着辕固倒地,朝堂中不由发出一阵惊呼。

    “辕师!”

    “辕师祖!”

    这些惊呼,自然都是来自于在场的儒家子弟们。

    这里可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汉武帝时间线,辕固作为大儒,徒子徒孙并不少。

    如今汉武帝已经宣布不再禁止诸子百家,允许任何流派参加科举。

    但儒家依旧还是能凭借着之前在朝堂上的根基,以及人数上的绝对优势,占据着朝堂上超过一半的位置。

    这还是汉武帝这些年有意打压之下的结果。

    刚刚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那会,朝堂上只有两种人。

    一种是儒家士人。

    一种实际是法家,但名义上也是儒家的士人。

    现在法家再度自立,黄老重新兴起,再加上其他学派也偶尔有人能考中进士。

    朝堂上儒家依旧独大,却已经有了百家共抗儒家的趋势。

    汉武帝淡淡道:

    “又没死,你们别这么激动。”

    他话音刚落,金幕之中九岁的太子刘彻就大叫了起来。

    “死、死人了?”

    刘彻表情煞白。

    作为从小在宫里成长的皇子龙孙,他是真没见过死人。

    更何况,还是这种激战后的死人!

    刘启脸色一变,立刻对刚刚找来的御医道:

    “上去看一下!”

    老虎已死,御医自然没有什么顾忌,赶紧奔进去给辕固把脉。

    “陛下,辕固并未死,只不过是受伤加上年老,暂时昏迷。”

    刘启松了一口气,摆了摆手。

    “那就赶紧送去医治吧。”

    这场闹剧至此结束。

    画面一转,窦漪房和刘启母子坐在寝殿中,单独谈话。

    窦漪房平静地看着刘启。

    “皇帝,先皇走之前,让老妇照看着你。”

    刘启忙道:

    “母后说话何必如此生疏?您是朕的亲娘,自然有资格管教儿子。”

    窦漪房叹了一口气,道:

    “皇帝,你早就长大了,老妇也不愿意管这些事情。”

    “你之前用晁错,各种打压黄老,老妇不也没说过什么吗?”

    刘启忍不住道:

    “既如此,母后这一次为何要如此坚决地阻止辕固入宫呢?”

    在刘启原先的想法中,窦漪房是自家亲娘,对这件事情最大的可能性应该是装聋作哑,选择默认。

    所以刘启才敢来个先斩后奏。

    可他万万没想到,窦漪房居然亲自派人拦路,还摆出了要弄死辕固的态度。

    这还是那个自家的亲娘吗?

    看着疑惑的刘启,窦漪房又一次叹了一口气,露出了深深的失望表情。

    “皇帝,你和先皇相比,最大的缺点就是太急躁了!”

    “晁错的死,难道还没有给你一点警示吗?”

    听着窦漪房毫不留情的喝斥,刘启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

    “母后,朕已经吸取教训了,朕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了。”

    “不会?”窦漪房厉声道:

    “那今天的辕固是怎么回事?”

    “我问你,七国之乱你是平定了,但你确定其他的诸侯国就一定忠心耿耿吗?”

    “你确定整个朝廷就一定都在你的掌控之中吗?”

    “周亚夫,他现在还是丞相,你废了他一直支持的刘荣,你觉得他心里就对你一点意见都没有吗?”

    听着窦漪房这一连串的质问,刘启冷汗连连。

    他突然发现,自己好像真的又犯了之前晁错削藩时候的毛病。

    步子迈的太大了!

    周亚夫还没除掉,功臣集团的势力一如既往的强大,甚至更加强大。

    这个时候可没有像吴王刘濞那样强大的诸侯王在外面作为牵制了!

    若是周亚夫想要造反,以功臣集团的实力,恐怕……

    刘启越想,越是满头大汗。

    “明白了?”窦漪房的声音缓缓传来。

    “明白了!”刘启重重点头,道:“必须要除掉周亚夫,才能召儒家和法家的人进宫!”

    窦漪房看着刘启,脸上又一次露出了失望的表情。

    这一次,她的失望比之前更甚。

    “回去吧,皇帝。”

    “今天的事情就到此为止。”

    “今后,不得我同意,任何儒家、法家之人不得进入皇宫之中!”

    刘启如蒙大赦,赶忙离开。

    贞观世界之中,李世民看了一眼李治。

    “看明白了吗,治儿?”

    李治若有所思,过了好一会才道:

    “似乎明白了一些。”

    李世民道:

    “明白了什么?”

    李治道:

    “儿臣觉得,刘启应该是打算在除掉周亚夫之后就让儒家和法家进宫,可是……”

    “历史书上,似乎刘启并没有这么做。”

    李世民微微点头,道:

    “那你只是看懂了一半。”

    “刘启的确不是什么真正的明君,所谓的文景之治,无非也就是沾了他父亲汉文帝,还有母后窦漪房的光罢了。”

    “啊?”李治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他没想到,自家父皇竟然对“文景之治”中的汉景帝评价这么低!

    文景之治可是华夏历史上大一统朝代的第一个盛世啊。

    李世民淡淡道:

    “朕为什么说刘启不是真正的明君,是因为他明明已经吃过一次亏了,竟然还是没有发现之前自己是为何失败的。”

    “朕问你,刘启第一次任用晁错代表的儒、法两家,为何会失败?”

    李治知道这是又进入了最熟悉的考较环节了,立刻就打起来十二分的精神,认真地思考了一会,才道:

    “刘启太高估了他对大汉军队和朝堂的掌控力了,周亚夫为首的功臣集团才是军队朝堂的实际掌控者。”

    李世民嗯了一声,随口问道:

    “所以辕固入宫这一次,军队和朝堂就归刘启掌控了吗?”

    李治愣了一下,脑海之中灵光一闪,失声道:

    “也没有!”

    李世民笑呵呵地开口:

    “没错,当然没有。”

    周亚夫都还在丞相的位置上好好坐着呢。

    用脚趾头想也知道,有周亚夫在,刘启想要掌控军队和朝堂就是一个伪命题。

    李治终于明白了过来。

    “所以刘启再度任用儒、法两家,事实上还是会在周亚夫等功臣集团面前碰一鼻子灰。”

    “太后窦漪房之所以突然出手,不是因为想要打压刘启,而是因为要挽救刘启!”

    李世民露出欣慰的表情。

    “治儿,你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

    “窦漪房是刘启的亲娘,她当然要救刘启。”

    李治心中的所有思路,在这一刻彻底融会贯通了。

    刘启将辕固弄进东宫当皇太子刘彻的老师,看似并没有第一次任用晁错当御史大夫负责削藩那么大张旗鼓。

    问题是,人家功臣集团经历过晁错的事情后,早就已经有防备了!

    一看你刘启这个小动作,人家哪里还不知道刘启贼心不死?

    上一次,周亚夫就狠狠地教训了刘启一顿。

    这一次,周亚夫再出手,那就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在了。

    第一次周亚夫出手成功了,他升职当了丞相。

    由于刘启第一次投降的缘故,功臣集团的势力就算不变得更强,也不可能比之前更弱。

    那么,第二次周亚夫出手,获胜的几率依然是无限大的。

    问题就来了。

    如果第二次周亚夫还赢了,刘启能拿什么给周亚夫?

    周亚夫论官职是丞相,论爵位是万户侯,都是人臣的极致了。

    刘启输了第二次,还有什么筹码能打动周亚夫?

  &nb>>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洪荒:我葫芦藤,开局七葫芦合一天赋太低被群嘲?我一剑破天战争宫廷和膝枕,奥地利的天命什么金盆洗手,我又不是龙头大佬修仙:我真没想当舔狗!诡异修仙,我有一座五脏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