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心中也不免有些激动。
【秦始皇嬴政:呵呵,终于能看到一位千古大帝的成长历史了。】
【唐太宗李世民:朕也很期待金幕对汉武帝的解读。】
【光武帝刘秀:虽然在史书上读过,但司马迁的《史记》还是过于简略了一些,如今总算能借助金幕得知汉武大帝时代的风貌。】
看到这里,西汉世界之中,汉武帝刘彻心中一震。
“史记?”
“司马迁竟然在私自撰写历史书?”
在场的其他人也都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写史书,的确是华夏古来有之的传统。
过去的华夏史书,都是由官方史官来完成的。
刘据定了定神,忍不住道:
“司马迁如今是大汉太史,应该是他利用这个身份来写的史书吧?”
汉武帝表情冷然,缓缓道:
“大汉,可没有这种史书!”
汉朝,终究是一个起家于泥腿子的朝代。
而汉朝主政的黄老学派,讲究的又是无为而治,在写史书这方面并不上心。
汉朝的史官,其实就是一个摆设。
司马迁作为太史,平日里的任务无非就是维护一下汉朝搜集到的前朝史书。
汉武帝从来就没有给过司马迁写本朝史书的任务!
汉武帝立刻下令。
“来人,去把司马迁找来!”
很快,一名身材瘦削的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臣司马迁,见过陛下。”
汉武帝看着面前的司马迁,冷冷地开口道:
“你竟然私自撰写史书?”
司马迁明显露出了愕然的表情,但很快他明白了什么,看了半空中的金幕一眼,又变成了释然。
“陛下应该是从金幕中得知的吧?”
“如此看来,臣写的史书,终究还是在后世流传了。”
汉武帝勃然大怒,直接拍了桌子。
“朕问你,是谁给你的勇气,让你在没有朕同意的情况下私自撰写史书!”
在之前发弹幕和历朝皇帝们交流的时候,汉武帝就隐约察觉到了一些端倪,但并未放在心上。
直到今天被刘秀一条弹幕道破《史记》的存在,这位千古大帝才明白过来。
汉武帝真正生气的并不是私自撰写史书这个点。
汉武帝怀疑的是,正是因为司马迁的这本《史记》,才让汉武帝本人被列入盘点败家子系列中,成为了这部视频的主角!
“司马迁,回答朕的问题!”
听着汉武帝怒气冲冲的质问,司马迁沉默片刻,叹了一口气,将实情说出。
“是家父的遗愿。”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汉朝的上一任史官。
司马家族早在周朝时期就已经是周天子的太史了,可以说是非常纯正的史官家族。
司马谈有感于汉朝史书凋零的现实,自认为有负司马氏史官家族的传承,引以为憾。
临死前,司马谈叮嘱司马迁一定要写一部真正的史书出来。
司马迁被父亲的话所激励,在父亲死后接任太史,便利用这个官职的便利开始搜集各种资料,打算撰写一部属于汉朝,包含了所有西汉记载历史的史书!
司马迁并不傻,他知道这种行为绝对不可能被汉武帝所容忍。
一直以来,司马迁都是小心翼翼,悄悄地做这件事情。
好在西汉本身对史书并不看重,太史这个职位更是属于无人问津的闲职。
故而这些年来司马迁撰写史书的行为完全没有被人发现。
直到今天。
汉武帝听完司马迁的解释后,大怒道:
“你这是欺君,朕要杀你全家!”
司马迁闭上眼睛,露出遗憾。
“臣无话可说。”
怎么能不遗憾呢?
他的《史记》,只不过才刚刚写了三分之一的篇幅啊。
既然被发现了,《史记》的结局自然也就是所有手稿被付之一炬,再也无人能得知。
就在这个时候,刘据突然开口道:
“父皇且慢!”
汉武帝怒视刘据,喝道:
“怎么,你要给这个犯下欺君之罪的家伙求情?”
刘据深吸一口气,正色道:
“父皇,儿臣并不是想要给司马迁求情。”
“但儿臣觉得,单单凭借一条弹幕就诛杀司马迁,未免过于武断。”
“不如请父皇发条弹幕,问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再做决断也不迟。”
汉武帝闻言,也是顿了一下。
刘据的处理办法其实是没错的。
了解事情真相再做决断,本来就是一个帝王最基本的素质。
汉武帝只不过是因为过度沉溺在被列入败家子盘点的恼怒中,急于找到一个背锅的家伙。
这才短暂失去理智,盯上了司马迁。
几秒后,一条弹幕发出。
【汉武帝刘彻:@光武帝刘秀,司马迁这个家伙写的史书,有没有说朕的坏话?】
汉武帝的这条弹幕发出去之后,金幕上突然就没了其他弹幕。
这种情况汉武帝见过很多次。
那就是,历朝历代的皇帝们都陷入思考。
【宋太祖赵匡胤:@汉武帝刘彻,太史公司马迁所写的《史记》是华夏瑰宝,你别因为这个杀了他啊。】
【唐太宗李世民:汉武大帝,别杀司马迁,他是我们华夏的人才。】
【明太祖朱元璋:也别阉了司马迁,就让他安安心心的写史记,或许还能写出一部比华夏历史上更好的《史记》!】
【光武帝刘秀:@汉武帝刘彻,老祖宗,别杀司马迁,他是我们华夏历史上最值得骄傲的人物之一!】
……
短暂的安静过后,密密麻麻的弹幕一下子就蹦了出来。
所有来自汉武帝之后朝代的皇帝们,无一例外都表示了对司马迁的赞扬,并给司马迁求情!
【秦始皇嬴政:朕都有点好奇了,司马迁究竟写了什么,又是怎么写朕的?】
【汉高祖刘邦:好家伙,这什么情况?@汉武帝刘彻,小子,你别乱来啊!】
汉武帝看到这里,心中也是震惊不已。
同时,还涌出了深深的好奇。
这个司马迁写的《史记》,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才会引起历朝历代皇帝们如此统一的态度?
要知道在这之前,能让历朝历代皇帝们这般一致的,都是华夏历史上的大事!
五胡乱华,靖康之乱,灭亡高句丽……
司马迁写的只不过是一本史书啊,竟然能和这些涉及到整个王朝命运的超级大事件相提并论?
汉武帝深吸一口气,目光重新落在了司马迁身上,缓缓开口道:
“你写的《史记》,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史书?”
司马迁当然也看到了弹幕的内容,这个时候也非常惊讶。
这位大汉太史是真没想到,自己尚未完成的这部《史记》,竟然在历史上有如此之大的影响。
竟然有这么多后世的皇帝们给司马迁求情!
司马迁的身体激动得颤抖了起来。
写史书的日子是孤单又寂寞的。
为了防止暴露,司马迁甚至不敢让家里人知道,所有的事情都只能亲力亲为。
司马迁就好像一个人孤独地行走在一条道路上。
没有同行者,没有鲜花、掌声和鼓励。
有的是随时都可能降临的死亡危机,有的是无处不在的危险,有的是任何时候都谨记于心的小心谨慎。
司马迁甚至不知道自己历尽千辛万苦写出来的这本史书将来命运会是如何,不知道能不能流传下去。
但司马迁还是做了。
不单单是因为父亲司马谈的临终嘱托,更是因为一个史官的职责所在,一个华夏传人的骄傲所在。
这一刻,历朝历代的皇帝们给了反馈。
他们让司马迁知道,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成功了。
后世的所有人都知道《史记》,他们都相信《史记》,相信我司马迁!
司马迁流下了激动的眼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