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脑海中都是各种热血激昂的战争场面。
什么追亡逐北、封狼居胥、饮马北海……诸如此类。
谁能想到这种结果啊?
这落差感,实在是太大了一点。
萧何干咳一声,安慰了刘邦一句。
“陛下不必生气,这一战之所以有这般结果,乃是因为匈奴人得知大汉天兵到来就远遁漠北,并非大汉的问题。”
陈平也接口道:
“对啊对啊,大汉兵威煊赫至此,匈奴宵小望风而逃,此乃大汉神威之最佳证明啊!”
刘邦干净利落地翻了一个白眼,双脚翘起,搭在了桌子上。
“说这些屁话有什么用?”
“事实就是出动了十五万大军,总斩首居然连两千人都不到。”
“他娘的,这简直就是全天下最大的亏本生意,比之前看卫青那一次还亏!”
卫青那次出征漠南虽然也无功而返,但当时卫青麾下可是只有十万骑兵,消耗的资源肯定是不如这一次十五万骑兵多的。
大军一动,国库的各种资源和金钱疯狂燃烧,结果就这一千出头的斩获。
简直就是越想越亏!
就在刘邦又想继续发火的时候,太子刘恒突然开口道:
“父皇,其实还有一路啊!”
刘邦愣了一下,身体猛然坐直,道:
“哪来的一路?”
刚刚那几路加起来,就已经是整整十五万汉军,是大汉出动的所有兵马了。
去哪又生出来一路汉军?
刘恒笑道:
“不是还有那位护乌孙校尉常惠吗?”
“乌孙国也是有骑兵的,常惠应该也能算一路呀!”
刘邦呃了一声,又翻了一个白眼,身体缓缓沿着椅背滑倒下去,有气无力地开口。
“常惠是他娘去协调乌孙的,他能算什么一路!”
“难道你还指望大汉十五万骑兵无功而返的时候,常惠带着乌孙人反而能打个大胜仗吗?”
曹参听到这里,心中却是一动,开口道:
“陛下,说不定还真有这个可能!”
“您想,匈奴人会躲着大汉兵马不假,但它本次的进攻目标就是乌孙,匈奴是一定不会躲着乌孙的。”
“乌孙一定会和匈奴人决战,这要是打赢了,不也是大捷吗?”
“咦?”刘邦整个人猛然弹起,但依旧半信半疑。
“不可能吧?”
“匈奴就算再怎么弱,也不至于被乌孙打败啊?”
听到刘邦这个反问,曹参也不确定了。
乌孙确实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中最强的,但和大汉或者匈奴这两大超级强权来说,还真就啥也不是!
指望乌孙,的确是有点不太靠谱了。
就在这个时候,金幕中,突然又出现了一支汉军骑兵。
“呀?”刘邦震惊出声。
“见鬼了,怎么还有一路?”
“咦,这家伙还是个熟面孔呢。”
画面中,正在率领着最后一支汉军骑兵急速西进的,确实是一个曾经在视频中出现过的人物。
【大汉营平侯、蒲类将军赵充国。】
和其他四位将军相比,赵充国同样也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
首先,他年纪最老,是五路主将中唯一一个超过六十岁的人。
然后,他曾经是贰师将军李广利的心腹。
但在李广利折戟沉沙被迫投降匈奴的那一战中,赵充国侥幸逃出生天,回归汉朝。
刘彻愤怒于李广利的投降,故而并没有惩罚赵充国的失败,反而将其嘉奖了一番,继续留任。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赵充国紧抱霍光大腿,一路参与了平定汉朝内部诸多叛乱,并且还取得了一项其他四路主将都没有的战绩。
五年前,赵充国驻守居延城,领兵大破前来袭扰的匈奴军队,俘虏了匈奴西祁王!
这是在过去十九年里汉朝跟匈奴小规模的摩擦中,整个大汉方面取得的最大胜利。
故而,赵充国得以在六十岁高龄之时,依旧能获得霍光的最大信任。
他的任务,是率领三万五千骑兵前往乌孙国,会同乌孙军队一起对抗来袭的匈奴王庭主力!
已经白发苍苍的赵充国,为国征战的心情依旧非常急切。
画面中,他一路领兵顺利渡过了戈壁大漠,正式进入了西域东部。
黄沙依旧漫天,却眼前开始有些许绿色浮现。
大大小小的绿洲,映衬着远方巍峨延绵,顶部洁白如玉的高山。
天山山脉就在前方。
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