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消息。三日前与姬旦一起抵达牧野的,还有大唐国首领姜林和王女、王女所出的长子一行,亦是赴朝歌奔丧的。昨日、今日西卫连番又有消息传回,说入境时护卫姜林的有大唐国的一个步兵连一百二余人的队伍,还有一个骑兵组成的卫队。姜林离开牧野之时,步兵连留在了牧野那里。队伍不但留在了那里,还在那里建起了营盘,昨日更是大张旗鼓地在牧野那里进行了操练。”
“西卫见其有些嚣张,派人前往交涉。可那大唐国的军官说大唐国的军人日日都要进行操练。有一日不练,便是大罪,马虎不得。还有大唐国的军队操练时发出的声响,让西卫所驻兵士极其恐慌。更有甚者,前日夜里大唐国的军队进行了一场夜训,惊得西卫差点营啸……”费仲也懂得点到为止的道理。
“营啸是什么意思?”显然,商王庚的军事素养还有待提高。
“营啸么,就是兵士们太紧张,夜里遇到一些外面的刺激,会恐慌,会混乱。总之再厉害的将领,遇到了营啸也很难再掌控。”费仲也是一知半解,勉强将事情道了出来。
“这个大唐国……”商王庚咬牙切齿道。
“大王,算起来,这姜林和王女差不多也是明日抵达朝歌城。此番姜林赴朝歌城奔丧,我们要不要……”费仲做了一个杀人的手势。
“十年前,就是他送姜氏所生二子骨灰回朝歌城的那次,我的人和陈塘关总兵李靖的亲卫一路跟随他,想在半道上解决了他。可是也不知道是被他发现了,还是那些废物跟丢了,总之是失败了。也不知道那次他发现没发现,若是发现了,此次来朝歌城起了戒备之心,你说的这事恐怕有些不好办……”商王庚想起十年前的那次失败的行动,还是有些遗憾。
“若真是如此,时逢先王大丧之期,还是不好再生波澜……咦,大王,臣下突生一计……”费仲鼠目滴溜溜一转,一个计策涌上心头。
“快说!”在对待姜林这件事上,费仲、商王庚,甚至有苏氏和恶来的目的都是一致的。
“王室的丧仪,有着极其严苛的仪式程序。历数各代先王的丧仪之上,各诸侯国和方国均能找出失礼的地方来。继任之王为了显示自己的恩德,都会行宽宥之权。臣下想着姜林定是不会例外,届时臣下抓着大唐国的几处失礼的地方……等先王丧仪完毕,臣下于广众之下将姜林失礼的地方道出,大王可趁机将其一家子拘禁……以此先堵上众诸侯和方国的悠悠之口。”
“等众诸侯国和方国散去,然后寻机会慢慢地对其施以……总之,总是能找到合适的借口来解释其一家子丧命之事的,比如火……”费仲低着头,翻着眼看向商王庚,语气甚是轻松。
“啊?大夫是说,要连姜氏所生之女和其子……”商王庚听到费仲的前半段话,还在微微地点头,但听到最后,却也有些……
“大王,姜氏所生二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