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西伯诵及周国众宗室、众贵族和幸存之官员。贵国自西伯亶将所部从豳迁至周原、建西岐城开始,至今已历时五代人。经前四代人近百年的经营,周国在历代先侯奋发图强、砥砺前行之下,实现了‘行者有资,居者有畜积,民赖其庆’的局面,周国逐渐强盛。”
“时逢天下共主、商王受沉湎酒色、穷兵黩武、重刑厚敛、拒谏饰非,亲奸佞,远贤臣,终致天下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贵国自先侯昌起,以拯救天下万民于水火为己任,与暴君之统周旋多年,且取得一定之成效。”
“然而天道不公、天妒英才。多年前贵国战事大败引发西伯发英年早逝,自此国力迅速衰退。直至今日,贵国京畿之地遭地动之天灾,恰逢西戎、羌敌扣关入侵之人祸,以致周国民众流离失所、国府官员十不存一、各级贵族更是消亡殆尽,周国之军、政系统彻底瘫痪。”
“我主大唐国首领姜林,念我大唐国与周国共为华族之邦国,有着血脉相连、一衣带水之邻邦情谊,又有周国太师姜尚为其父、先侯夫人为其姊、现任西伯诵为其甥之故,特派重兵协助贵国驱逐外虏,以期恢复周国之治。”
“然而周国之境糜烂如斯,我主立于西岐城头遥望满目疮痍之地,悲痛万分、黯然泣下。现念在贵国之军、政系统全然崩溃,贵族、官员或逃、或死、或伤,无法继续行使治国料民之权责,我主决定自今日起在大河以西、故周国西卫以东之域内继续行使战时之制,以大唐国军队为主体,辅以域内之青壮,尽快恢复各地之秩序。另外按照大唐国之制,选拔各地之精英、贤明之人,充任各级地方之官员,以期尽快恢复民众之正常生活;择咽喉锁钥之地驻扎军队,以防戎、羌之外敌再次入境劫掠。”
“自即日起,贵国之流亡国府可永久入驻大唐国安邑城内,若有故周国域内之惑,我大唐国国政、军队之官员会随时垂询。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故周国之民生福祉,我大唐国亦有不可推卸之责,贵国之流亡国府不必过多客套和感激。”
“以上,请故周国流亡国府之众知悉。大唐国十四年五月十四日。”
……
石平念罢这几页纸上的文字,只觉得后背冷汗涔涔,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怎么样?有没有哪里需要润色的?”姜林朝地上简易床铺上的枕头上一躺,双手枕在头下,望着还在愣神的石平,幽幽地说道。
“首领,这是谁写的?”石平捏着纸张的手有些颤抖,语气有些急促。
“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姜林笑眯眯地望着石平,幽幽地问道。
“我以为我已经够不要脸的,没想到还有比我更不要脸的人。”石平抖着手上的纸张,毫不客气地朝姜林说道。
“这是我授意的……”姜林脸瞬间黑了下来。
“呃……首领,此文初读起来,确实有些让人难以接受,但再读之时,标下才发现文中言辞犀利、条理分明、事实清楚,堪称劝降文书之典范。”石平突然话锋一转,语气十分平静地朝姜林说道。
“啊哈哈哈……好一个石平,没想到将你外放这么多年,你小子在外面竟然学的如此油嘴滑舌。你再如此发展下去,假以时日,定是一个佞臣。”姜林望着这个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