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又甜又糯。<br><br>几个孩子最先忍不住嚷嚷,“这个红薯,原来这么美味呀!”<br><br>“比糕点还好吃!”<br><br>“这真的是粮食,不是一种果子?”<br><br>“哇,吃不够,还想再吃一个……”<br><br>敞开了吃自然是不行的,还得留着明年做种培苗。<br><br>许怀义道,“红薯虽好吃,也扛饿,但不能吃太多,会烧心,等会儿,我给你们做成菜再尝尝。”<br><br>几个孩子自是大声应好。<br><br>许怀义又对还拿着红薯爱不释手的孙钰道,“红薯叶子其实也能吃,味道还不错,红薯藤能喂猪,全身上下,就没一点浪费的。”<br><br>孙钰感慨,“这可真是个宝贝啊!比小麦和玉米还宝贝!”<br><br>许怀义笑笑,没接话,在后世,红薯产量虽高,但种植面积却并不比玉米高,甚至在北方人某些省份,还要低很多。<br><br>孙钰又问,“红薯好保存吗?”<br><br>许怀义道,“放地窖,应该能存一冬,天暖和就留不住了,不过,可以切片晒干,吃的时候磨成粉就行,那样留的久。”<br><br>想了想,又补充一句,“听说红薯还能酿酒。”<br><br>孙钰抖不知道说好了,半响,拍着许怀义的肩膀,低声道,“你这份功劳,上报给朝廷,足以让你封侯了……”<br><br>许怀义眨眨眼,“合适吗?”<br><br>孙钰欣慰一笑,“为师就知道你聪明,眼下,确实不太合适,所以为师的意思是,稍微抻一下,等明后年视情况再说。”<br><br>按说早点推广,百姓就能早点受益,但现在外忧内患,小麦和玉米搞出的动静已经很大了,推广还需要个几年才能见成效,红薯再面世,朝廷应付不及,恐会让人钻了空子,成为某些人谋取私利的棋子。<br><br>许怀义毫不犹豫的点头,“那弟子就先在自家庄子上种,多留些种,方便日后时机到了好普及。”<br><br>“嗯,这事儿,为师会帮你暂时压下来。”<br><br>“多谢师傅。”<br><br>晚上,许怀义做了拔丝红薯,炸红薯丸子,孩子们直呼好吃,连大人们也都很喜欢这口。<br><br>孙钰离开时,许怀义给他送了一筐,回道孙家,跟父亲一说红薯的种种好处和美味,以及最重要的产量,孙尚书听完,半响没吭声。<br><br>直到孙钰提醒,他才似如梦初醒,感慨了声,“怀义哪是福将啊,分明是我大雍的福星!”<br><br>孙钰与有荣焉,“就是眼下,时机不那么好。”<br><br>孙尚书道,“用不着可惜,他迟早都会大放异彩,不对,如今其实他的一身光芒就遮掩不住了,将来能走到哪一步,连为父都不敢想了。”<br><br>“也就是封侯了吧?”<br><br>“未必……”<br><br>“总不能是国公?那得是从龙之功,怀义可不掺合那几位的事儿。”<br><br>孙尚书没接话,心里则想,也许许怀义还有很大的造化呢?<br><br>在他没有弄出高产小麦和玉米之前,谁能想到世上会有这等宝贝粮食?<br><br>所以,日后他再有什么惊世之举,应该也很正常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