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脉不同。
比如足少阳胆经,陈云便感受到温煦气流上升到带脉和下沉到五枢两穴之后稍加停顿片刻,又一次朝着惊门和维道而去。
还有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等也类似。
“哦,原来十四正经的位置在身体这些部位。”
陈云有些明白了。
这一回他没有着急按照功法上介绍的行功,而是静静感受气机运行。
刚开始除了有一点涨,其他还真没什么感觉。
然而当温煦气流来到足少阳胆经的日月穴时,一股钻心的肉痛生起。
“嘶!像有针扎我!”
只是一下,陈云就疼的额头冒出了密密麻麻细汗。
真炁也随之停顿,似乎在努力攻克什么。
尽管那股钻心疼痛难耐,可陈云却咬牙坚持着。
他知道,这应该就是所谓的“气冲病灶”。
这让陈云感到有些疑惑,“按照功法所述,气冲病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找病,也就是当气机运行受到较强阻力而体内能量尚不足以冲开病灶时,真炁会自动改变运行的路线,当另一运行路线再次受到强烈的阻滞时,便会再次改变路线,如此不断循环,一方面将体内足以冲开的小病灶全部疏通了,另一方面也把由于能量不足而暂时冲不开的病灶一个个地暴露出来了,这个过程就是找病的过程。”
这还只是气冲病灶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叫“翻病”,第一阶段的找病过程使绝大部分经络变的更为畅通,修炼者的能量在不断的练功中得到加强,便会直接冲向已经找到的病灶,并以更大的力度加以冲击,使各种病灶的症状更加突出,各种疾病都被翻了出来,这就是翻病的过程。
最后才是最关键的“退病”,病灶和真气经过一段时间的相持后,随着修炼者不断练功,体内的能量不断得到补充,病灶在真气不断冲击下,逐渐化解、缩小乃至完全消失,修炼者自身感觉各种疾病的症状也会逐渐减轻、消失。
“怎么我服用《大罗灵汤》中记载的筑基汤后,直接气冲病灶了?而且看这架势,真炁不冲开病灶誓不罢休,实在让人有些难以理解。”
陈云确实想不明白。
不过他知道筑基汤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