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媒体对《六人行》第二季的评价受到负面影响。
颜良又说:但是,陈子良被骂得更狠。
陆严河一愣,问:什么情况?他为什么被骂了?我看他在发布会上也没有说什么啊。
颜良说:这个记者就是他安排的,而且,所谓的不和、排挤,都是他团队放出去的风声,就是故意在卖惨呢。
陆严河听颜良这么说,惊讶不已,又因此感到莫名的可笑。
陈子良干这种事出来,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他就是一个干这种事情的人。
陆严河:这个人真的绝了。
颜良:京台警告他和他的团队,不要再有任何多余的动作,否则会直接对他进行冷处理。
陆严河:这也算是京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
颜良:谁让他们找陈子良这样一个祸害来演第二季,活该,真希望第三季没有他。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陆严河忽然反应过来,也确实啊,其实可以想办法让陈子良演不了第三季,第二季演完就直接退出。
-
这天晚上,《六人行》第二季开播,仍然是电视台独播。
开播收视率就破了2。
这个数字让一直绷着根弦的京台长松一口气。
虽然嘴上一直说着一部剧不可能是靠一个演员撑起来的,但他们也还是担心,陆严河离开了《六人行》,观众不买账了。
那现在实时收视率破2了,说明观众还是想看的嘛。
这也再正常不过了。一部大爆款的续集,哪怕其中一个主演不演了,不也还是有其他的主演在吗?
而且,还有一个当红明星陈子良加盟,他一样有着大量的粉丝的。
京台的人一个个喜气洋洋,笑逐颜开。
然而,高兴的时刻却没有延续太久,从开播开始,这部剧的收视率竟然就一直在往下跌,虽然跌幅不算大。
一点一点地跌,到第一集快播完的时候,实时收视率只维持在1.2了。
这个数字对《六人行》来说,当然是一个岌岌可危、只能说刚刚合格的数字。
京台内部,刚刚还因为开播时候2%的实时收视率而高兴高层,这下都愣了,马上问下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收视率持续下跌?跌了快将近一个点了!-
《六人行》第二季的收视率,可不仅仅是京台自己关注。
整个业内都在关注着这部电视剧的收视率。大家都想知道,这部剧能不能再次创造收视率的辉煌。
如果说,《六人行》第二季的收视率仍然能够复制第一季的成功,那意味着这种低成本的情景喜剧和周播模式,都是可以复制的。
传统电视台又不是只有京台一家,其他电视台当然也想复制这样的成功。尤其是,这证明了国内一样可以通过季播做系列剧。一部大剧的营收就足以赶得上半壁江山——这是早就验证过的。
那一个长青的系列剧,意味着接下来的两到三年都不用愁。
这是为什么《六人行》被业内如此关注的原因。
它是一个标杆。
然而,第二季第一集的收视率高开低走,虽然最后集均收视率仍然达到了1.54%,算一个很好的开局,可是其走势却不容乐观。
而这部剧的评价也跟着有些受影响。
——能看得出来,主创团队已经在尽力地维持第一季的味道了,可是换了编剧以后,又进来了一个不会演戏的老鼠屎,让这部剧看着就是不如第一季那么自然了,如果说第一季很清新,短平快,一点不拖泥带水,这一季的节奏多多少少有了点拖延。
——是的,我也觉得第二季看起来不是很好看,至少没有第一季好看,第一季那种从陌生到熟悉的氛围,那种朋友之间插科打诨的感觉,这一季感觉都变了。陈子良为什么要加入这部剧啊?他真的一点都不适合这部剧,在这部剧里突兀得像走错了片场。
——没错,陈子良不在的段落,我还是能坚持看下去,陈子良一露面,我就反感。
……
这些评论的声音,沸反盈天,其来势汹汹,把难看两个字都冲上了热搜。
这样一个热搜词条一点进去,几乎全是《六人行》第二季的相关内容,也看得出大家的意见有多大了。
但是,这样的意见其实也一早就在京台的预料范围之内。
任何一部影视剧的续集都因为珠玉在前,会被人不喜欢。
关键还是在于明天的第二集,收视率到底能不能稳住,如果能够稳住的话,那就问题不大。
要是收视率继续下跌,那可能就有问题了。
问题大了。
《六人行》第二季的制作成本可是多了一倍都不止。
这些演员们的片酬都涨了好几个番,更不用说其他制作方面的经费追加。
当然,广告也依然很多。
光是植入广告就有三个。更不用说剧场冠名那些了。
京台现在可不愿意《六人行》第二季崩盘。
所以,第一集播完以后,很多观众都表示难以接受陈子良代替陆严河出现在第二季中,京台看到这些声音,也很为难。明明知道一个新角色的出现肯定会招受不待见,但是这一刻也仍然还是忍不住思考一件事,是不是陈子良太不行了,所以才会骂声如潮?-
陈子良这一次的情况该怎么说呢,其实很多人都知道,他演第二季就是等着被骂的,就是看能坚持多久。
因为一旦观众对陈子良建立了熟悉度,开始接受他的存在,那他就会开始享受到这部大热爆款带给他的助益。
但是,他的坚持是需要付出很多代价的。比如前期要遭到铺天盖地的质疑,也会因此而波及到别人。可能他甚至都坚持不到柳暗花明的时候,就被骂得翻不起身了。
也正因为如此,陈子良才想要来一把弯道超车,通过塑造一个自己因为是新来者、所以在剧组被排挤的形象,来获得观众的同情和同仇敌忾。
这是一个弯道超车的办法。
可以尽快地让观众接纳他,而不是把他当作一个新人者,审视他。
然而,事情却无奈地翻车了。
这个事情并没有如他所想的那样,顺利地在媒体发布会上揭露剧组其他演员们联合起来排挤他、针对他的现象,反而被詹芸给怼了回来。
陈子良差点就没有忍住当场质问詹芸,难道你们没有故意排挤我,疏远我,当我不存在吗?
陈子良又不是一个傻子,他在剧组里被大家怎么对待,他心里面当然也有杆秤。
只是他自己也知道为什么大家对他的态度这么疏远。
他想要给自己加戏的事情,并没有瞒住。这是最核心的原因,陈子良自己心里面也清楚。只是这种事情,他当然不会说。
他不过是找到了这件事情对他有利的一面,想要借题发挥。
-
陈子良的处境变得很难堪。
因为第一集的收视率高开低走,偏偏首播之后,被骂得最狠的就是他。
那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就成了他是造成这个收视率高开低走的人。
周六这天,陈子良仍然跟着大家一起去做宣传。
这是早就安排好的。
《六人行》第二季,京台给他们安排了非常密集的宣传活动,就是为了给这部剧抬轿子。
陈子良跟大家在后台集合。
他一出现,刚刚还欢声笑语的气氛瞬间就凝固了。
再也没有人开口说笑话。
见到这种情况,陈子良冷哼一声,到自己的座位坐下,戴上耳机,也懒得跟他们打招呼,自己掏出手机,旁若无人地刷网上各种消息。
其他人也都拿出了手机。
幸好这是一个工具很发达也很便捷的时代,所以,有一个很讨厌的人在场,也不用因为他的在场就真的一句话都说不了了。
嘴上不能说的,可以用手机在群里面说。
詹芸:真的烦死这个人了,为什么还要让这个人参加我们今天的宣传活动?这么多人都在骂他,都不想看见他,难道京台就没有看到吗?
柏锦说:忍忍吧,不管怎么说,他也是第二季的主演之一,而且,他的知名度和人气都比我们高,京台也是希望能够发挥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詹芸:要是他真有那个本事,还来演咱们的戏干什么,直接接一部大男主的戏,让整个剧组上上下下都围绕着他打转好了,也用不着在我们这被“排挤”。
詹芸:真恶心,这男的,怎么说得出口这种话。
温明兰:咱们也确实不怎么搭理他。
詹芸:不搭理他就是排挤他了?我靠,能不能讲点道理了?他怎么不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不被我们搭理?昨天那个记者提问的时候我就差点没忍住了。
温明兰:那幸好你还是忍住了,要不然咱们跟他不和的消息就摊开在台面上了,这对我们后面的戏影响不小,毕竟在戏里面,都慢慢变成了朋友。
詹芸:我真的不愿意再跟这个人一起演戏了,竟然都干出了自己找记者来炒作的恶心事。
尹新城:同样都是大明星,当时跟严河一起拍戏的感觉真是截然不同,唉,我其实挺理解小芸的心情,我也讨厌再在镜头前面跟他这么虚与委蛇地装朋友了。
颜良:不管怎么样,一切都忍到第二季播完吧,天大地大都不如咱们的戏最大,即使是严河在这里,也是会这么说的。
尹新城也说:没错,如果是严河在这儿,肯定也会这么说。
-
陆严河站在瑟瑟寒风中,连打三个喷嚏。
符恺听到陆严河的喷嚏声,连忙问:“是吹风冻着了吗?”
陆严河点点头,“有点。”
这个时候,汪彪抱着一个大水壶过来了。
“小陆哥,要不要喝一杯?祛祛寒?”
汪彪今天这一大壶都不仅仅是鸡汤了,还是老姜炖鸡,里头有辛辣的姜味。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