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两条推特一发,全世界都在关注。
本身《飓风》第一部就取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有着很多的影迷,德里恩·迪伦这一发声,很多人才反应过来,原定要出演的演员鲁米·韦德出局了,《迷雾》的那个中国男演员陆严河接替出演了这个角色。
正在参与第一届跳起来影评人国际电影节闭幕式的陆严河,突然就感觉到在场一阵骚动,随后,陆陆续续有目光落到他的身上。
没有多久,陆严河就从琳玉这边听说了德里恩·迪伦的举动。
他瞬间有种两眼一黑的感觉。
但是现场这么多人,还有摄影机,陆严河还必须做好表情管理,不能被人拍到失控的表情细节。
“……”
闭幕式结束以后,陆严河和陈思琦一起,亲自送这些嘉宾们上车,回酒店,接下来,他们是打算在中国继续游玩,还是回去,就与他们无关了。
反正车马费已经全部发放到位,他们想什么时候回去,就看他们自己的签证时间以及他们自己的安排了。
这一次的影评人电影节,还是在行业内掀起了一些讨论和反响的。
尤其是大家对于这些展映电影的讨论,被很多专业权威的电影媒体报导,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力。
一个真正在讨论电影的电影节。
这是这一届电影节形成的印象。
陈思琦也在闭幕式上宣布了《电影节:玉明》这本书的全球发售计划。
好几个跟陆严河比较熟悉的影评人,都在私下询问《飓风2》的消息,问他为什么会接这部电影,是不是真的。
陆严河也只能说:“我很好奇特效大片的拍摄现场是什么样子,没有拍过,想学习。”
影评人们听到陆严河这样的参演理由,算是比较能接受的了。
很多人都以为,影评人都是推崇文艺片而贬低商业片的,实际上,还真不是这样。庸俗的文艺片,影评人照骂不误,好的、牛逼的商业片,他们夸得比谁都猛。当然,国内一些早期专为凸显自己逼格的(伪)影评人不算数。
专业的影评人,大家是会非常认真地结合制作成本、导演风格、题材类型,有的放矢地去评价片子。
不像不专业的影评人,开口闭口就是“垃圾”“没有营养”“全是自嗨”“俗套至极”,骂也骂得泛泛而谈,无法鞭辟入里。
什么是好的影评呢?至少是有启发性的。
陆严河在穿越过来之前,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影评,就是一个对詹妮弗·劳伦斯主演的《太空旅客》的影评,文章里写,这部电影如果从詹妮弗·劳伦斯苏醒那一刻开始讲起,整部电影会是截然不同的气质。
一句话,把陆严河对这部电影的矛盾心情点透了——
好看,但又觉得冗长;有意思,可无聊的篇章也很多。
说白了,就是这个故事本身没问题,但讲得有问题。
陆严河很愿意跟那些专业的影评人交流,就在于后者是正儿八经在研究的。他们不仅研究艺术性,也研究讲故事的手法,不仅研究文本,也研究市场变化带来的影响。
所以,得知陆严河接拍《飓风2》的原因是想要了解一下特效大片的拍摄模式,大家一下就理解了。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