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意已经濒临崩溃,如果自己再不撤兵,恐怕就会全军覆没。
但是心有不甘的冒顿,依然没有下达撤退的命令。毕竟,这是他与李怜云的第一次交锋,他不想就这么轻易认输。
眼看着形势危急,而冒顿又不肯撤兵。一名匈奴骑兵的千长急忙驱马跑到冒顿身边,谏言道:“大单于!战场形势于我极为不利!请大单于速速撤兵吧!”
冒顿听罢,立即握紧了拳头,此刻他的内心也十分矛盾。
就在冒顿犹豫未决之时,他突然听到樱桃沟的东面传来了一阵激昂的战鼓声。大惊之下,冒顿急忙向东看去,只见一支呜呜泱泱的步兵大军,正在激昂的鼓声下,向战场迅速逼近。他们阵型紧密,步伐铿锵,俨然是一支精锐之师。根据这支大军的阵型宽度与密集度,冒顿可以大致判断出这支大军有不下五万人之众。
而当冒顿看到这支大军上空飘扬的神武军与苍狼军旗帜时,他的心情一下子就跌落到了谷底。
这支大军正是李勇亲自率领的八万燕军步兵中军。此刻,他们终于赶到了战场。而他们的到来,也成为了压垮冒顿的最后一根稻草。
现在,燕军的主力已经全部抵达战场。冒顿深知,就算自己用尽所有办法,都已经是无力回天。无奈之下,他只得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此时的匈奴禁卫骑兵也看到了李勇的援军,面对数倍于己的燕军,他们的战意已经完全崩溃。在得到冒顿的命令后,他们根本顾不上眼前的燕军骑兵与猛兽,立即脱离战斗,调转马头向西逃窜。
然而,由于战事太过激烈,两军的战线已经完全交织,匈奴骑兵虽然调转了马头,却很难真正脱离战斗。所以,在逃跑的过程中,大量的匈奴骑兵被燕军骑兵和猛兽尾随击杀。等匈奴的禁卫骑兵完全脱离战场时,他们活下来的人数已经不到三分之一了。
幸存的匈奴骑兵紧跟在冒顿的身后,继续向西疯狂逃窜。凌天见状,立即就要提枪追击。此时的他已经杀红了眼,再加上这一战他手下的骑兵伤亡颇大,所以他是一心想要干掉冒顿,为阵亡的弟兄报仇。
不过,凌天冲出去还没几步,便被骑着白芳的李怜云给截住了。李怜云横握龙骑尖拦在凌天的身前,冷声说道:“穷寇莫追!”
凌天一脸不解地看向李怜云,愤愤地问道:“主公!为何不追!?敌军已经溃败,现在正是全歼他们的最好机会啊!”
李怜云并没有回话,而是冲着凌天丢去了一个凌厉无比的眼神。
在看到李怜云的眼神后,原本还有些小脾气的凌天,立即乖乖地闭上了嘴。心中的不甘也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阵惶恐不安。
凌天小心翼翼地翻身下马,对李怜云跪地抱拳道:“标下一时妄言,冲撞了主公,请主公恕罪!”
李怜云见状,依旧没有说话。他丢下凌天,独自驱马走到了樱桃沟中一块地势较高的地方。随后他便面向大军,将手中的龙骑尖高高举起。
此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