囤积了一大批高品质的大料子。
这种高品质的大料子,在没有公盘出货的情况下是很难卖出理想价格的,于是大家一致瞄上了刚结识的魏阳。
他们倒也没打算强逼魏阳收,只是说他能看得上的就任由他先挑,价格绝对优惠,至于那些他看不上的就暂时存这边,请魏阳帮忙送上十一月底又将到来的新一届坪洲公盘。
对此魏阳能说啥?
吹出去的牛这么快就食言吗?
他自然只能爽快地答应了。
不仅如此,他干脆说不仅已经切了的解口料可以送过来,没切的毛料也可以的,他更喜欢,反正他这边有加工厂,万一他看不上的还可以帮忙切了放公盘。
话说得很轻松,但他压力还是挺大的,在挂了电话之后他就忍不住想,万一这些大矿主一起送来价值几十个亿的高品质大料子,以喜阳阳现有的资金状况,他哪来那么多钱收?
喜阳阳的大笔入账还要等到下个月的香港秋拍才行好吧!
若是一次两次倒还好,说不定他还可以想想办法,可他担心的是这帮大矿主把他当成长期饭票,隔三差五就把好料子一批接一批地往他这送,那可让他如何是好?
但他转念一想,事情都是有其两面性的,如果他把这事利用好了,坏事就会变成好事。
于是他开始想,既然郭岱君想把同行放料的周期再缩短,那他这边是不是可以干脆把同行放料的规模再放大?
三天一放也好,五天一放也罢,如果能让更多的同行加入进来,再把放料的规模放大,那缅甸大矿主们送来更多的料子他也能消化得了。
只是那样一来,喜阳阳就有可能变成能把控整个市场大部分优质货源的寡头。
可当寡头又何妨?
只要他不搞垄断行为,恶意去抬价,让同行们有稳定的货源对大家来说不更是一件好事吗?
他的经营思路就此又发生了调整。
也正因为如此,当他听到郭岱君说有大把外地同行想过来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