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跟叶老头一样,他也想在第一时间看到那对手镯起货后的效果。
他敢肯定,那对手镯如果效果真出来了的话,那它们即将成为他所有收藏里最为珍贵的一对手镯。
后面没有之一!
就这么夸张。
因此,他对此确实期待。
当他去到加工厂之后发现,苏厂长已经在开始给手镯拉胚了,至于欧阳女士和李春生,还在翻来覆去地看那些磨出来的样品蛋面。
而叶老头则还是跟在他们身边,看到魏阳到了后,连忙出声招呼:“你快来看这些蛋面,还真是奇怪啊,大小差一点点,光感就差很远很远。”
还真是这么回事。
魏阳很快就发现,可能是种水稍欠,没完全到玻璃种的缘故,光感差别最大的主要还是那些蓝绿色的蛋面,一旦做大做厚了,光感就会变得暗沉,效果不能完全放出来。
反观那些绿蛋面和蓝蛋面,差异就没那么明显。
而种水已到玻璃的黄蛋面基本不受影响。
蓝绿瑞,蓝绿瑞,顾名思义,光感最为重要的当然是蓝绿色部分,因此经欧阳女士和李春生讨论后最终决定,手镯最终还是做最能把光裹住的圆条,但大小却不是一开始预定的卡13的胖圆条,而是先做12.5左右,若是效果不理想,再继续往小里缩,缩到卡12左右。
再小就不考虑了。
因为懂高端手镯的都知道,越是好的料子,就越是得尽量做大,圆条一旦小于卡12,就没那么值钱也没那么有收藏价值了。
事实证明,就算初步的方案定了,这对手镯的最终成型也还是几经周折。
在经历了一番出胚、拉光、精抛的标准流程后,苏厂长先是将第一条手镯做了出来,游标卡尺一卡,是极为精确的卡12.5,可是手镯一交到欧阳女士手里后,欧阳女士却还是摇了摇头:“不行,效果还是没完全出来。”
其实在魏阳看来,那条手镯已经美得不像话了。
可欧阳女士要求就是那么高,他能有啥办法?
事实证明欧阳女士是对的。
最终,那条手镯经过苏厂长两次返工,厚度最终还是定在了卡12,大小为58的黄金圈口。
而它的光感已经跟最开始有很大的区别。
把它拿到阳光下之后,对着阳光慢慢地调整角度,转动手镯,就有不同的光感呈现出来,正如传说中描述的那样,初看是艳翠,细看是蓝翠,再看是黄翡,不同视觉角度产生不同颜色效果,变幻奇妙。
“哇,这下真是开眼了,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