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枪痛死,简直是倒霉的不能再倒霉了,
之所以李忧如此提醒太史慈,
就是怕两人天性相克,最后打仗变成了比谁更倒霉,那就有点太离谱了,
不过太史慈显然是没想到这一层的,
换句话说,
他是发自内心的觉得自己根本不倒霉,甚至说是祥瑞也不为过,
想来想去,
太史慈也不知道李忧究竟想说什么,只是默默将这两名敌将记在心里,安营扎寨,先行修整,
李忧在信中说的很明白,
由于江东世家的脑子就和被驴踢了一样,将鲁子敬派到建安城去“帮助”周瑜,这就让赵云和太史慈减轻了极大的负担,换句话说,若是他们让周瑜在建安城放手施为,让鲁肃镇守后方,那才叫让李忧等人头疼,
可现在,
在前线的周瑜多了一层枷锁,施展不开手脚不说,
在后方的这些江东新一代的小将也没人能够限制!
可以说,
这个脑子抽了一般的决定,让李忧等人不管在正面战场、还是江东腹地的后方战场上都占尽了便宜,
少年最是有血性,
连凌统都敢直接冲到城下挑战赵云,而这朱恒既然不甘人后,应该也差不到哪去,
果不其然,
太史慈刚刚修整不到一个时辰,
便有士卒来报,说是敌军来袭,随后,便听到了远处马蹄阵起之声,
来不及犹豫,
太史慈立刻整军出阵,
三军开列,严阵以待,只见远处烟尘四起,正是朱桓的大军到了!
只见那朱桓,
手持一杆银杏梨花枪,身着白甲,胯下白驹,铁盔上红缨飘洒,腰束上白玉凝光,虽并无任何花哨装饰,但任谁看了都得赞一句少年英豪,
其侧方一人,留八字须,身着铁甲,手持黑枪,面色微微发黄,正是李忧着重强调的朱然,
若只是如此,太史慈其实也未必能将朱桓放在眼里,在平原城这么多年,人中龙凤,太史慈见得多了,和诸葛孔明那种怪才相比,朱桓还真算不上拔尖的那一批,
可问题的关键就在于,
朱然麾下的士卒,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