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优势也就越大,听起来很残忍,但确实无法避免的事实,
举个例子,
现在太史慈手中有一万兵马,朱桓这边,算上朱然的部下,在人数上其实和太史慈是差不多的,双方开战,假设两方各自损伤七千兵士,
朱桓完全可以用剩下的三千人来守城,
问题是,
你太史慈能用三千人攻城吗?
绝无可能!
要是太史慈有这种本事,给他十万人马,他都能把许昌给打下来,何必留在这和朱桓较劲!
所以,
只要双方依旧保持着这样的兵力消耗,朱桓就等同于早早立于不败之地,
一开始,
太史慈显然只想着反击,
可随着双方死伤越来越多,太史慈开始逐渐意识到不对劲了,
“朱桓小儿!”,
反应过来的太史慈挺枪暴起,
直冲朱桓而来,
显然,
破局的最好办法,就是将朱桓挑于马下,但后者却对太史慈的恼火充耳不闻,
今日一战,
是他早就定好的计策,以逸待劳,等到太史慈长途奔袭到此,便直接率军杀出,消耗其兵力!
所以即便太史慈反应过来,
朱桓也没有任何与其一战的心思,银杏梨花枪朝前一点,士卒便如同潮水一般向太史慈涌去,根本不给太史慈一点机会,
“可恶!”,
一枪挑死一名江东士卒后,太史慈远远的看了一眼朱桓,暗自忍下了一口气,
他知道,
如果继续交战,如果不能突破重围,枪挑朱桓,一味的消耗下去,那么接下来的仗就根本打不了了!
想到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