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继承土地庙,从教黄皮子讨封开始 > 第520章 老式棉花机

第520章 老式棉花机

    胡萝卜、洋储大蒜等物在西汉时就通过丝绸之路流入中原了。

    棉花这东西直到南北朝才扩展到西域,宋末元初时才传入中原。

    但是岳川知道棉花的潜力……

    华夏人发现了棉花的作用后,迅速流传开来,遍布江汉平原、华北平原、江淮平原、长江下游沿海平原、豫北平原等。

    在桑麻之外,又多了一种衣料。

    但是岳川也知道,种棉花很辛苦,非常辛苦!

    尤其是收获棉花的季节。

    棉花从吐絮到采收结束,一般需要60至70,必须分多次采收。

    棉花的植株很矮,一般只长到成人膝盖处。

    所以,其他农作物都用“收”和“割”,比如“收麦子”、“割麦子”,“收稻子”、“割稻子”。

    但棉花是“拾”——“拾棉花”。

    这个字很生动形象的表达了棉花采摘的场景。

    不信的话,可以弯腰试试,有多少人摸不到自己的脚尖?更别拾取地面上的东西。

    身高超过一米五的人采摘棉花,不但要弯腰,还得屈膝。

    并且得反复不停地弯腰、屈膝。

    非常伤腰和膝盖。

    所以,采摘棉花最常用的方式是跪姿。

    跪在地上,顶着烈日用膝盖行走。

    而且,棉花枝会刺手、划伤甚至划破皮肤,汗水再蛰一下伤口,滋味甭提了,地上的棉壳也非常坚硬,会硌膝盖,甚至划伤膝盖。

    总之……

    种棉花、采棉花是非常辛苦的事情。

    上辈子的世界里,每当新疆棉花成熟,中原各省的农民就会成群结队到新疆拾棉花。

    拾棉花很辛苦,但是干什么不辛苦呢?

    辛苦一俩月,赚几千块上万块,挣出孩子一年的学费。

    拾棉花都是称重发钱,人们都是加班加点抢着干活,想要多拾点棉花,多挣点钱,多改善家里的生活。

    外国媒体抹黑新疆棉花强迫劳动。

    就跟配着北京四合院的图,是中国的贫民窟一样,中国人看了,集体流下贫穷的泪水。

    这种贫民窟,请多建造一些,让每个中国人都能住得上、住>>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最强梦境治疗师快穿好孕:绝嗣反派拿命宠娇娇穿成恶毒向导,我深陷疯批修罗场去只灵魂归有体纯情大明星独尊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