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继承土地庙,从教黄皮子讨封开始 > 第1563章 谷桑之争

第1563章 谷桑之争

    小墨一直在招揽志同道合者,组建“墨门”。


    其宗旨就是为沉默的穷苦百姓出声,为隐忍的底层人民出拳。


    在姜国,工坊众多,工匠数量庞大。


    之前南郭离在世时,姜国织造、刺绣独步天下,民间有数量庞大的织工、绣工。


    大黄主政之后,南郭合门下数十名弟子都获得大黄资助,开始创业。


    泥瓦匠、竹篾匠、石匠、木匠等,都开设工坊,招募工匠、培养学徒。


    再加上大黄建设稷下广场时培养的建筑队伍。


    此时,姜国已经成了天下间工匠数量最多、素质最高、能力最强的国家。


    独轮车的开发,使得姜国有了数量最庞大的运输队伍。


    北至中山国;东至齐国;西至晋国,全都有姜国车队的足迹。


    与此同时,水运和贸易促使杨国码头规模暴涨,在码头讨生活的工匠、苦力也与日俱增。


    这些人中,很多都是大字不识,只能卖苦力的外国人。


    虽然一时半会儿拿不到姜国户籍,但他们对姜国的认同感远超常人,他们的数量也远超姜国人口十倍。


    这就是基础。


    这就是土壤。


    之前姜国推行“老有所养”制度的时候,对象只包括拥有姜国户籍的人员。


    这些没有土地,没有户籍,甚至没有固定资产的工匠、学徒、苦力,都是以“墨门”为单位,缴纳养老金,也由墨门维护其利益。


    很早很早之前,岳川就在为小墨铺路,为墨门铺路。


    现在,终于派上用场了。


    比起上辈子的世界,这一世墨门有更明确的纲领、更严密的组织、更崇高的理想。


    同时,他们有更坚强的后盾,更强大的实力,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墨门的成员不止是人族,还有精怪,甚至鬼物。


    只是,所有人——包括墨门内部的成员也想不到,他们的门主是一个七岁半的小孩。


    龙阳等人看着侃侃而谈的孩童,心中感慨万千。


    谁能想到,这么一个小孩,在自己眼皮底下搞出一个庞大的组织、网络。


    往前推一两年,这小孩最初建立墨门的时候,怕是只有六岁,甚至五岁半。


    随即,众人想到“人人如龙”和“大千世界”。


    如果人族新生代都是小墨这样的……


    不,哪怕只有一半,甚至十分之一。


    人族整体实力也要翻倍再翻倍。


    如此庞大的基数下,又该涌现出多少人才?


    一时间,人们开始渴望岳川曾经提到过的“女娲娘娘庙”,渴望女娲娘娘的力量进入姜国,庇护姜国百姓。


    小墨不知道众人在想什么,也无暇关注。


    因为他正在滔滔不绝讲述自己的想法。


    “我小时候,家乡人因为种谷和种桑,经常争吵。”


    “年轻人认为,应该多种桑,养蚕缫丝,无论卖生丝还是织成绸子卖钱,都获利颇丰。”


    “老一辈却认为,应该多种谷子,周边毁田种桑的人越多,我们越应该种谷子。”


    “年轻人不以为然,他们坚持认为,可以花钱从外面买来粮食。”


    “老人却认为,年轻人太年轻了。”


    “我不知道谁说的对,但我知道,类似的分歧肯定无处不在。”


    “郑国绝对不是个例!”


    “眼下郑国的年轻人和老年人能团结一致反对种植神粟,是因为他们不知道神粟的功效。”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法医重生,先生不要欺负我!神算小村医三岁半修仙,洗白系统早来五百年异端之主末世半岛:我的丧尸女友神话高武:开局契约孙大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