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摄政”不就是无国君之名,却有国君之实嘛?
国君有个三长两短,摄政也直接原地升级了。
同时,旁边响起一阵热烈的欢呼。
“公子!”
“公子!”
却是嫡公子的母国秦国。
春秋时,秦晋两国不止一代互相婚嫁,他们经常会娶秦国宗室女。
在晋国的继承上,秦国几乎不用考虑,都是支持拥有秦国血脉的公子。
晋国的公子往往也都会在第一时间寻求秦国支持。
只是民间有句话,“外甥是狗,吃了就走”。
晋国国君也充分诠释这句话,得了秦国支持后,往往会对秦国捅一刀。
比如晋国饥荒,秦国大力援助粮食,助其度过难关。
过几年秦国饥荒,求助晋国,非但没等来粮食,反而等来晋国的大军。
然后,晋国被打败了,这就很无语。
一次两次,无数次。
最终将“秦晋之好”从褒义词变得有了另一层含义。
可奇怪的是,秦国依旧会义无反顾的相信晋国国君,提供支持和支援。
看到有秦国支持,其他几个公子全都感受到了危机和紧迫。
庶出子没有母族势力。
即便有,也不可能像秦国一样。
毕竟真有一个强大的母国,也不会给人当小妾。
三人几乎一瞬间结成联盟。
长公子说道:“二弟,当今天下确实是嫡长子继承没错,然而,齐国桓公,是嫡长子吗?我国文公先祖,是嫡长子吗?便说你,也仅仅是嫡子,不是嫡长子吧?”
其他两人同时点头。
“二哥,人们都说兄友弟恭,你虽是兄长,却从小对我等欺凌成性,动辄打骂,从无兄长之相,更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