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继承土地庙,从教黄皮子讨封开始 > 第1681章 土地庙推广计划

第1681章 土地庙推广计划

nbsp; 在培育种子的过程中,岳川发现了一个规律。


    一代种,也就是原初之虫直接分裂出来的种,本源强大,可以随心所欲的进化。


    二代种的本源就急速锐减,颇有种大富豪变穷光蛋感觉,不能再随心所欲的玩。


    也正因此,一代种更像是打天下的,二代种更像是守天下的。


    二代种只能保留一代种的进化方向,并加以巩固。


    究其原因,就是本源不足,无法继续变异,只能当一个守成之君。


    但是也有一种情况。


    一代种变异得太猛,本源消耗大,二代种撑不起那种消耗,只能缩水。


    在岳川看来,这就是“掺水”、“缩水”。


    不过这也是正常现象。


    一代种都有本源支撑,对外界阳光雨露养分的需求不大。


    二代种没有那么多本源,只能依靠阳光雨露养分,精打细算过日子。


    各方面都有退化,并不奇怪。


    岳川也明白,一代种根本不可能大规模普及。


    适合人族以及其他生灵能使用的,终究还是二代种。


    不过,一代种能当做人参果树一样的“天材地宝”或者“灵植”之类的高端花木。


    岳川又繁殖了几代,各种作物的变异优势基本都稳定下来、沉淀下来、固定下来之后,终于可以大规模育种了。


    之后,中原诸国的土地庙就开始发放良种。


    虔诚的信徒,都会收到土地庙馈赠的礼物。


    有的是一个小布袋,有的是一个小罐子。


    土地庙中的仙家都再三叮嘱,这是良种,是土地公赐予的高产作物。


    拿回家之后,一定要好好种植,好好照料,好好侍弄。


    可不能煮了吃了,或者弄丢了。


    否则,土地公会怪罪的。


    前面那一大段,等于白说,信徒们基本上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但是加上“土地公会怪罪”,信徒们瞬间激灵灵的打了个寒战。


    所有的叮嘱都烙刻在脑海中。


    他们不敢随随便便找个地方种下去,生怕被小鸟刨了,或者被野兔啃了,野猪糟蹋了。


    只能在自家房前屋后,院子里。


    就这还得扎个篱笆圈起来,免得被伤到。


    一个作物好不好,种它的老百姓知道。


    华夏数千年历史中,老百姓对粮食产量的关注,从来都是安全,而非利益。


    蛮夷眼中,小麦、水稻都是“谷物”,是商品属性。


    华夏五千年,五谷从来都是“粮食”,是生存属性。


    只是到了某些专家嘴里,就成了“商品粮”,颇有种不伦不类的感觉。


    对老百姓而言,每一种作物都是救命的,都是保证自己不被饿死的。


    只要皮实,容易成活,扛得住大灾大难,那就是好作物。


    至于专家说的什么什么亩产千斤、万斤。


    老百姓只当听屁了。


    大灾一来颗粒无收,大难一到青黄不接。


    这种东西有什么用?


    实验室的产量,做不得数。


    田间地头的产量才是真。


    土地庙磕头得来的粮食,生长快、易成活,没什么病虫害。


    最主要的,产量高。


    那是真的高啊。


    老农民都吓住了。


    不光是他们,同村的其他人也都过来看稀罕。
>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明撩暗恋!霍律师下手轻点穿越六零:娇娇崽人见人爱偏爱白月光,我去父留子你疯什么兄长不如弟?那就到人皇幡内一叙重生86:从进山打猎开始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