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官的优厚就在这里,杨兴武现在是文官,不管谁,哪怕是官家要动他,都应该通过朝堂来。大宋没有独立于三司体系之外的机构,皇城司只是情报机构,如此而已。至于情报,别人要查他,只要不是谋逆,那就查呗。你要动一个文臣就得按着条框来,这是所有士大夫都会自觉坚守的东西,这一条一破,皇权将会无限放大,人人自危。
秦老爷点头,两家交好,不能遇到一点事马上就想到退,那以后就难看了。从秦家收到的情报看,杨家并没有什么大逆不道之事。秦老爷叹道:“你去下顔楼吧。”
秦伯翰点头,有顔楼就是好,他不用去杨家什么,顔楼有的是人把事情传过去。
……
高太后看到杨家的资料已是几后,这个时候高太后火气已然消了很多。高家那边也告诉她,儿辈打架而已。事情很轻巧,儿辈斗气,大人没有什么,那就仅仅是打架,估计高家还打赢了,要不,怎么都得怼他们几句。
高太后让贾详去找梁师成,她知道这样收到的情报就不会为杨家好话,这里面的关系她太懂了。
资料的确没有好坏话,只是杨家一些人员关系和杨家的一些产业,真正好看部分还是杨元奇“正室潘金莲、侧室陈妙常、同夫人,闻与开封封宜奴有染,另,顔楼多有女子心向之。”
高太后认为这份资料足够详实了,特别那“同夫人”几个字,在官府正常记录里面不会有这个的,这份资料还专门指出那个陈妙常的地位。
高太后对杨元奇不会有好感,都想娶两个正室的,她会有好感?你看,还有个封宜奴,这不就是教坊司的那人吗?太原都知道了。但顔楼这份记录让她有点沉思“约三年,章台人向往之,不愿离开者众。”章台人不愿离开顔楼,只能明没有找到良人脱籍前,她们认为那里最安然。教坊司?太多人想离开了。
高太后甚至清楚她要处理杨元奇,政事堂可能会拦了。文官就这个尿性,事关乐籍,顔楼又善待乐籍,这太容易让人联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