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 > 第6章 折家折可适

第6章 折家折可适

    杨元奇带着鲁智深和刘唐离开凤翔府继续北上,到达了镇戎军,镇戎军为军州,就是以军事为主,为战而准备州,镇戎军这一带的将军就是折可适,左武大夫游击将军。左武大夫是一个正六品的官职,游击将军是个散阶,从五品。

    宋朝军制时有变化,特别大西北,范仲淹和其接班人都根据战事做过很多调整。

    大宋朝以文制武,往往很多人认为文是拼命压制武将,实则不然,大宋朝的文官不蠢,他们也需要军队具有战斗力,特别时常发生战事。文官是通过制度压制武将调兵权,同时不让部分将领拥有过大的军事权利。

    宋朝,营是一个很基本的单位,一个营由指挥使负责,下辖500人左右,在后方就是以营计量兵力,比如调几个营去哪里防守。

    指挥使这一级往往形成将门,为了保持军队基本战力,这级别基本不会发生平调。部分将门表现出色,在军一级也形成一定的固定军队,一个军下辖5个营,比如折家、当年的杨家、现在的种家等等。

    大宋朝真正控制的是一厢之军,10个军为一厢,2万5千人以上,在厢这一层面,文官对于武官的限制是非常到位的。比如孟元这个厢都指挥使,是不可能调动他手底的军队的。

    折家的强盛不仅体现在府州,还有折可适现在的职位,折可适领游击将军任职左武大夫,是大宋朝对外战事中一个折中的方案,既要保证军队战力又担心武将势力做大。

    镇戎军有的不仅是折可适,镇戎军实际是西北组建的禁军,这是一个厢的编制。但在这个位置折可适领了镇戎军三个军的编制,接近八千人,这是实实在在的“折家军”。这么大编制的禁军没有哪个家族养得起,只能是朝廷。(折可适这个编制不一定叫镇戎军,不知道他们禁军的名字,按这个来吧。)

    大宋朝的文官比谁都清楚,将不知兵战是没法打的,把兵力控制在一万人以下,那武将就很难形成危害,又能充>>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家父是康熙女帝:夫君太强,我只能躺平恢复身份后,前妻跪求复婚海岛农场[种田基建]万界大起源乔小姐一身反骨,封少跪地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