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的西夏军战力非凡,李元昊才敢这么东西左右腾挪。
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始终是军人,如果主帅熟悉手里军饶底线在哪里。就有可能打出漂亮的战役,他还能总结分析他的对手底限在哪里,就能用兵如神。
章楶喊来种师中,要种师中去秦凤路和永兴军路把后备厢军往庆州调。前线和西夏接壤的经略司他调不动,后方的各路转运司和州府他提出奏请,枢密院和政事堂群相一定会同意。现在战事已经起了,他要的不过是厢军前置。
章楶和经略司副都统刘浩商议,把庆州最后的部队组织起来,这个组织不为守城,必要时候得救援木波镇。他实在不清楚木波镇能守多久,他再欣赏杨元奇这个人,他也不知道那支军队能扎住多久。
……
这两木波镇是平静的,杨家军在调整,下一波攻击会更凶,杨元奇收到环州和庆州的信鸽,随手丢到一旁,无非就是让他坚守。
文臣和武将的区别这时候差别体现出来了。
环州“坚守,无援兵!”
庆州“坚守,援兵准备前出!”
长期军旅生涯的种朴只会告诉环州的实际情况,环州被围,他派不出援兵,大家好自为之。
章楶不一样,他是文臣行武事的主帅,他得告诉前方的人希望,有没有援军他都必须有,那样前方的将领才能看到希望。
杨元奇知道章楶没谎,援兵是有的,什么时候会来?!至于准备前出,一个没有时间的前出是没有意义的,明和一个月区别太大。他只能守在这里,拼死守住,要有一个月得先有明。
吴用:“杨头,还是回复一下吧。章帅和种大人还是心系战事的。”
杨元奇叹气,都知道西夏一定会来,现在几十万全涌入环庆路,的确还是让人有点预料不及,总以为会有几只佯攻的部队,那环庆路就会少了很多压力。问题的关键不在环庆路,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