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蔡府。
蔡攸收到吏部和刑部几个同僚的消息,开封杨家诰命夫饶事。虽然法各有出入,但总结起来就是一个指向。与其去核实于家的事,不如换个方向,由谏台集中弹劾,以现有的法足够让杨家疲于应对,再,真要扯上朝堂争论,新党的势力随口都能把杨家打翻在地。
蔡攸也是抑郁得紧,要真这么操作大家还折腾来去干嘛,找几个御史谏官陆续上折子就是。这是在打退堂鼓啊,蔡攸明白他父亲蔡京不会答应,台谏官员也不一定给蔡家这个面子。要是打击旧党大佬,找个理由大家一呼百应,杨家这事明显不是,不痛不痒丢个折子上去,于事无补。
蔡攸并非根正苗红的进士,甚至在蔡家他除了是这一代的老大,读书上一点不出挑,蔡攸在蔡家地位稳固,在于他处理事情的能力,蔡攸惯于总结经验,现在他就觉得机会不应该如此创造,稳住就该如此。官场不出手则已,一旦动手就该雷霆万钧。杨家诰命夫人这事吏部最初是有争议,权吏部侍郎赵挺之就有异议,后来他不再多言,时间上却没有了突然性,杨家那个时候已经回过味来,能从容的把事情理清楚。
蔡攸知道刑部现在最大的麻烦就是杨家有了准备,于家的事就很难多做文章,实打实来,刑部认为不可能把杨家扯进来,对付一个普通家族,实在犯不着中枢刑部出手。这甚至能引申为刑部没事找事,对人不对事。
蔡攸原本还想着这事没有定性就好,拖下去就是,杨家会有很大精力放在这里,对刘婕妤是个很好的交代。现在吏部公函到刑部,各方都有压力。蔡攸发现也拖不来多长时间,他竟然发现还是得看刘婕妤。
……
陈留杨家。
陈氏看完潘金莲给扈三娘的信函,问道:“三娘,你怎么想的?”
扈三娘回:“我不知道杨家宗族关系究竟多深,如何评定。收到这封信,我想的是清风寨,地处边疆兵凶战危,要想存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