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上活得太久,无处不在的皇权改变了他,他不愿承认。这点他觉得还不如自己第一次去开封,那个时候他少了很多牵挂,身上承载的东西不多,所以他更加自如。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这句话做起来比说起来要难很多。
潘金莲这时候能想到的就是用身体温暖他,说道:“无论如何,我都是你的夫人,生死都是。”这句无心之言让杨元奇身体暖了很多,只要他做的事,他的女人都认,这是一种莫大的安慰。
杨元奇道:“这次去定边清风寨得好好谋划。”杨元奇觉得原来他走得太慢,步伐太稳,时间这种东西根本不会等他。潘金莲没想太多,她只是点头。
杨元奇这段时间都在思索,他一直自认将门,和士大夫无关,这是他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他见过大宋朝最璀璨的文化,总会报有一丝幻想,但现在他最终的答案是士大夫救不了这个大宋朝,这是历史形成的,气候的恶化,北方的民族为了生存总要南下,辽、金、后来的蒙古都是如此。大宋朝版图本就残缺不占地利,唯一可以依靠的“人和”随着士族的割裂只会更加支离破碎,如何承受其重。天时地利人和,在杨元奇眼中,大宋朝一项都不占,要如何应对!
这两天杨元奇哪里都没去,就在院子里,除去想事情就是索要他心爱的女人,让潘金莲在他身下婉转承欢,直到收到李师师从清风寨来的信函,她要生了!生活必须继续。
潘金莲推迟了和杨元奇北上时间,她得等扈三娘回来,潘金莲看出了杨元奇这次的不一样,或许他想长期呆在边境,那她就陪着,太原的事得做好安排善后。
杨元奇在太原呆了三天,他的未来更靠北,他改变不了那个朝堂,他没那个时间积累不了那个资历,那他就去最西北,那才是他最有可能能施加影响的地方。当大厦将倾的时候,西北那块顽疾必须有个更好的局面。
这次杨元奇没有和所有的亲戚朋友会面,他不知道要说什么,物是人非,这趟开封之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