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
周建安的书房之内,关宁,王进忠,袁州平等武将全部都在,另外还有叶鸿才,李岩,宋献策等文官也在。
周建安今日将他们召集过来,安排的便是增兵的事情。
周建安在前去作战之前,便已经安排留守的关宁将各卫所的青砖都统计起来,而根据关宁的统计,目前整个洋河卫之内,适龄的青壮大约有七千七百余人,而且其全是出自军户之中。
原本周建安也只是打算补齐一万人,不过这一下就筛选出了这么多的青壮,所以周建安打算将其全部纳入洋河卫之中。
之前虽然崇祯将三卫裁撤组成了新的洋河卫,可是崇祯并没有说过洋河卫具体的兵员该是多少。
所以周建安的当时认为一万人左右也就够了。
可是经过与建奴一战之后,周建安发现洋河卫的火枪虽然猛烈,精准,威力大,可是数量还是太少,在面对建奴的精锐骑兵之时,开不了几铳骑兵便可以冲到身前不远处,依靠着手雷还能抵挡一下,可若是在开阔地带,手雷也只能是抵挡一下而已,一瞬间的功夫,建奴就可以冲到跟前,马刀挥舞。
之前的作战,手雷,火铳都是首次出现,在明末不是没有威力巨大的东西,可是这么方便,威力还这么大的,恐怕就只有手雷了。
所以手雷一出,建奴骑兵们受了惊吓,也被洋河卫的骑兵们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可下一次呢?
建奴不可能还没有任何的准备,要是再一成不变,恐怕到时候洋河卫的将士们将遭受灭顶之灾。
细细想一想,若是让建奴的骑兵们冲到了步兵阵中,那么其结果可想而知。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周建安想了两个办法,一个是给步兵配备定量的骑兵,让骑兵护卫其两翼,在敌军骑兵冲锋的时候,由己方骑兵补上去阻挡。
第二个便是大量增加方阵步兵火铳手的数量,使其火力再次上升,所以周建安打算直接双管齐下。
并且在京师之中,周建安跟崇祯谈起过这个问题,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