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就商议妥当了,无论李世民还是一众朝廷重臣们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李治一直在旁安静的听着,听到现在忍不住出声道:“父皇,房遗爱立下了如此大功,是不是该封赏他?”
“棉花保暖御寒的效果比预料中的还要好,对于普通百姓来最难的两大难题就是饥寒。”
“每年严冬时候被冻病而死的不知道有多少人,房遗爱一下子解决了两大难题中的一半。”
“儿臣觉得,以房遗爱的功绩可以晋封郡公。”
自从体验了棉袄的保暖效果之后,大家都明白了棉花的重要作用,心里自然而然就清楚了,房遗爱又立下大功了。
但是当听到太子李治要晋封房遗爱为郡公的时候,他们还是大吃一惊。
怎么就晋升郡公?
诚然,棉花御寒保暖确实能造福下,但是房遗爱只不过偶然发现了这一点,又没费什么事,更没有出生入死的功劳,怎么能晋封郡公?
尤其是长孙无忌更是震惊,在听到太子李治要为房遗爱论功的时候他心里就咯噔一下。
不过,他也知道,这件事上房遗爱的功劳根本就抹不去。
但是,也不能如此轻易的就让房遗爱晋封郡公。
房遗爱才多大年纪,还没迎娶晋阳公主呢,这就让房遗爱晋封郡公了,岂不是过不几年就让房遗爱晋升国公了?
一门两国公,这还撩?谁能比得上房家显赫?
这一刻,长孙无忌是真的急了,他深知陛下十分宠爱晋阳公主,又是太子提出来的,他真怕皇帝一时糊涂直接允了。
此刻他也顾不得房遗爱刚刚救了长乐公主一命,对他们长孙家有恩情,迫不及待的就要出列反对。
只不过,有人比长孙无忌还快。
太子李治的话音刚落,房玄龄立即出列,拱手道:“陛下,太子殿下,臣以为不妥。”
“房遗爱不过侥幸发现了棉花保暖的效用,算不得什么功劳,他年纪轻轻就身居县公之位,已经是陛下隆恩。”
&nb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