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人,这银子出自宫廷,您还是读一读信吧。”
“宫廷?”宋知章狐疑:“我在两湖任职已久,不曾有宫廷的朋友。”
他取过信件,心中有点不以为然,京城里当官的自有一套寄送文书的方法,从没有这样托驿馆送来的。
宋知章展开信,将厚厚的一踏纸抖平,眯起眼睛:“我看看这是写了什么……”
看着看着,宋知章的眉头越拧越紧,将信纸攥在手中,他一张又一张地翻过,坐姿不自觉的端正起来,连酒也醒了一半。
府中谋士好奇道:“宋大人,这写了什么?”
宋知章却不答话,只看着那书信,谋士便凑了过去,刚
() 好看到书信最后一页,他皱眉:“这人的字倒是狂放不羁。”
江巡避着王安写信,很赶时间,前头几页工工整整,最后几页则龙飞凤舞,及其狂乱,用墨水涂抹了好几处错误,乌漆嘛黑的,不怎么美观。
平常见到了这种文书,谋士是不屑于去读的,今日他却兴味盎然,就这宋知章的手细细起来。
几千字的篇幅,江巡简明扼要的陈述了后世两湖的水灾旱灾问题和治理方法,包括什么地方需要退耕还湖,什么地方需要修渠,什么地方要警惕河流改道,事无巨细,一一点出。
这些部分都出自后世的史料,两湖郡水患期间换了二二十位知府,谁做了什么,哪些措施有用,江巡如数家珍。
再然后,他交代了灾后的治理工作,这一部分同样借鉴了后世的经验,包括灾民的安置,粮食的发放,所需的银钱等等等等。
最后,江巡甚至根据历史上小冰河期的走势,预估了两湖接下来暴雨旱灾的时期和程度,要宋知章早早修渠,引水,甚至于该这么修渠,怎么引水,他都一一写明。
和歌功颂德或者吹捧的文章不同,江巡这篇通篇干货,在几千字之内,就将宋知章的迷茫困惑一扫而空,如果说之前他对治水救灾一窍不通,这书信就如同给了他一个大纲,此后二年乃至五年,他要做的事情清清楚楚。
至于如何填充大纲的细节,就需要宋知府自行探索了。
在这种干货面前,什么书写潦草,涂改多,行文怪异,不会遣词掉句,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了。
谋士感叹:“这位洵先生何许人也?我倒是不知朝中出了这样一位大才。”
宋知章看着手中薄薄的信纸,将这些文字读了又读,表情从凝重到恍惚,而后他一挥手:“快,取我的笔墨来。”
谋士:“您?”
宋知章撩起袖子:“我得给朝廷,尤其是沈太傅再上一封奏,讨论这信上的内容。”!
我算什么小饼干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请牢记收藏:,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