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令导致杀身之祸。这样真的对吗?”<br><br>此话一出,殿内之人都望向诸葛亮。<br><br>因为不管这两人的出发点如何,他们都是违反了朝廷律令,但他们违反朝廷律令的初衷却是为了除国贼。<br><br>两种相悖的价值观再冲击着他们。<br><br>如果为了除贼就能罔顾朝廷律令,那他们追求的恢复汉室、政通人和又是什么呢?<br><br>但如果遵从朝廷律令,那董卓曹操之流又如何诛除呢?<br><br>诸葛亮轻摇羽扇,他也感受到了众人心中的迷茫。<br><br>“主公,诸君,我有一言请诸位静听。”<br><br>从座位站起身来,诸葛亮拱手遥敬一周,开口道:<br><br>“成瑨刘质两人既对,也错。但错大于对。”<br><br>“其错一,在于置朝廷法令于不顾。”<br><br>“大赦之令以下,却仍在大赦以后处决犯人,此非理乱实乃私仇。”<br><br>“其错二,在于本末不分。”<br><br>“一个富商,一个小黄门,此二人不足以影响社稷安危,却因与宦官有牵连而被杀。”<br><br>“不但对盘踞于桓帝身边的候览、张让等人毫无影响,反而让其有加害之由。实属不明。”<br><br>一旁的关羽捋须静听,听到此处,凤目一挑。<br><br>“军师,那忠臣良将难道就要让那些奸贼祸乱朝政吗?!”<br><br>诸葛亮摇着羽扇,笑着道:<br><br>“关将军,还有一对亮未言说呢。”<br><br>“成瑨刘质等人唯一的对处,就是诛除宦党。”<br><br>这话一出,众人有点晕了。<br><br>诸葛亮继续道:<br><br>“桓帝赫然奋怒诛灭梁冀,有刚断之节!但阉党五侯、侯览等人祸乱朝堂也实属桓帝纵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