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由诧异道:
“《功夫》不是正在拍摄吗,星哥你居然能走得开?”
这部剧是周星弛自导自演的,何况还是这个工作时间段。
对方即使不在拍摄,也得处理分镜事宜。
“诶,不提了。”
周星弛脸上有些愁容,给杜笙的感觉比上次还苍老一些。
皆因这两天拍摄,让他满意的镜头十不足一。
进度没有多少进展,天天养着两百多人的花费,也足以让人头大。
而今天洪琻保的拂袖离去,更是让剧组雪上加霜,几乎陷入停滞状态。
周星弛为了这部戏筹备两年,可谓殚精竭虑,自然不甘就此半途而废。
可惜他的导演功力还不够完善,连分镜头描绘都还不会,只能靠一张嘴来说。
这种方式拍起来磕磕碰碰,有时候还无法精确传达意图。
尤其涉及动作戏的拍摄,外人根本领会不了。
他追求的是在扎实的功夫基础上,用特效加持放大效果。
简而言之,就是想要漫画风格呈现出真实感。
这种风格,他在上一部《少林足球》中已有尝试。
但那部电影的卖点是足球,功夫只是其中的点缀。
而这次,他想打造一部纯粹的功夫电影,将他心目中的武打场面完美呈现。
洪琻保作为一位京剧传统武生,习惯于实打实的功夫,一拳一脚都讲究真凭实据。
对于周星弛所追求的那种堪比网游打斗的场面,洪琻保从心底里感到排斥。
就好比《六指琴魔》中林靑霞那样弹琴摆姿势,后期再加上一些特效修饰。
这样的戏,又何须他这样的武指出马?
直接依样画葫芦不就成了?
对于这种理念上的差异,两人之间根本无法沟通。
即使洪琻保不走人,周星弛也打算另寻他人。
今天下午他尝试联系程晓东,得知对方还在好莱坞,要下个月才回来。
不得已又联系元斌救场。
结果这位是大忙人,只要有活就接,现在已经进组了。
不过元斌记着杜笙的人情,加之上次双方合作《倚天》相当愉快,便顺口提了一嘴。
周星弛想起那晚聚餐,刘徳桦似乎也提过杜笙的武指水准不错,于是记上了心。
实际上,他是急病乱投医,多找人试试。
万一瞎猫碰上死耗子呢。
结果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大块头》、《女神龙》、《天龙》、《倚天》等几部剧竟然都是杜笙当武指。
因而,才有杜笙提前入组的一幕。
周星弛拿出一份描绘本,招呼杜笙坐下:
“元斌说你的武指思路天马行空,真的假的?”
“还算凑合吧。”
杜笙听出对方言语有些期许,笑了笑道:
“不知星哥现在的难题是哪方面,我参考下。”
周星弛没有绕弯子,直接切入主题:
“现在就面临一个动作设计的难题,你看看能不能提供一些创新思路?”
拍摄进度已经停滞好几天,时间紧迫,这个问题亟待解决。
同时,周星弛也想验证杜笙是不是真有刘徳桦、元斌说的那么牛掰。
“这部分剧情是音魔二老受到斧头帮的邀请,前来对付猪笼城寨的三大高手。
三大高手分别是你饰演的角色,擅长十二路谭腿的苦力强,
精通洪家铁线拳的裁缝佬,以及擅长五郎八卦棍的油炸鬼……”
周星弛进一步阐述道:
“为了凸显音魔二老的強大,这三大高手都败了,之后引出怒火无法遏止的包租公夫妇,继而引爆与斧头帮的冲突。
但问题在于,怎么才能精彩地呈现三大高手与音魔二老的对决?”
电影制作常常如此,剧本只是一个大致轮廓,具体的细节和血肉需要在拍摄过程中逐步填充。
听完周星弛的叙述,杜笙不好表现得太过以免露陷,沉吟着问道:
“他们之间的实力对比如何?”
“包租公夫妇联手最为强大,但单打独斗不是音魔二老对手,最后才是城寨三大高手。”
周星弛见杜笙跟得上思路,详细阐述着脑中想法。
杜笙将听到的跟前世记忆对比,片刻才道:
“要想展现狮吼功和琴声萧杀的效果,特效是不可或缺的。”
“这点我明白。”
周星弛点头:
“但特效只能当点缀手段,打斗要逼真,人物的动作才是核心。”
“这是应该的。”
杜笙微微一笑:
“所以这段打斗戏最难的,是怎么展现三大高手与包租公的远程战斗。”
“说得太对了!”
周星弛的眼神中闪烁着兴奋光芒,显然杜笙已经理解了他的意图。
音魔二老与包租婆都擅长声音杀敌,但单纯依赖于特效和装腔作势又太假。
所以怎么设计三大高手与音魔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