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铁书网 > 我父刘玄德 > 第139章 太史来援

第139章 太史来援

城内了,那么群龙就将无首,没有一个人有袁绥这样高的声望和地位,能够将亲袁术势力给统合起来。

    这不是几天功夫就能重新调整好的,等到他们重新选出领袖的时候,徐州军主力早进广陵城了。

    因此,听到袁绥现在想走,刘晔自然高兴不已,就像是送瘟神一样想将对方尽早送走,否则不论是逼死了袁绥,也还是囚禁了袁绥,都只会让广陵的局势变得更加捉摸不定。

    况且在刘晔的认知里,袁术的主力还在厉阳,孙策的部曲也在几十里外的江都。

    城里大几千的李家部曲,城外又没有敌人,开门放人也不过短短的一、二刻钟的时间,却能换来广陵城内的安定,何乐而不为?

    任刘晔和李家兄弟想破天,也想不到这大半夜的,会真有一支孙策军潜伏到了城外,还就埋伏在城门口伺机而动啊。

    这也是情报上的缺失,刘晔所得到的情报,是袁术增兵厉阳。可刘晔不知道的是,袁术和刘繇之间已经默契休战,早在桥蕤率两万大军前往厉阳的同时,孙策和吴景就带着四千部曲悄悄顺着长江而下,潜入了早已经降袁的江都城了。

    原本按照袁术的命令,孙策应该在江都等待广陵的信息。

    等到袁绥说服广陵城士民之后,给江都发来消息,孙策则带部曲进驻广陵。

    而这一点,李家也清楚,所以他们根本没把孙策的部曲放在心上。

    可谁也没想到,孙策立功心切,提早赶到江都,更是仅仅只休整了一天,就继续赶路,直扑广陵。

    在他看来,既然广陵已经明显倾向于己方,那就不能拖延,拖则容易生变。

    先行占城,方是王道。

    只要能先入城,哪怕当地士、民有所抱怨不满,那都是小节,不足为虑。

    所以他根本没等袁绥传信,而是直接主动进发。

    事实证明,孙策这一步,走对了。

    不多时,李章和李洛带着残兵也汇聚了过来。

    这时候,大部分的广陵郡兵不是趁乱逃走,就是又反到了袁绥那边,成了敌人。

    刘晔这边只剩下李家的一千多部曲,一条路走到黑的姻亲、世交数百部曲,以及郡兵中的铁杆七八百人。

    拢共加在一起,也只有两千多,不到三千人。

    而对面,有四千孙家部曲,反正的近两千广陵郡兵,已经倍于李家兵马,局势危急之极。

    虽然刘晔还想死守城门,以待援军。

    可李家以及李家的盟友们可不想再守下去了。

    刚刚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都没能守住南城门,现在优势全去了对面,这如何还能继续守下去?

    刘晔还想苦口婆心的劝说李章、李洛,可这两人也怕的要死,也不管刘晔说些什么,只是拼命摇头。

    孙家军控制了郡府、武库、粮仓等要害部门后,带着反正的广陵郡兵又渐渐逼近,远远的将东城门围了个水泄不通。

    所幸刚刚刘晔又收集物资,拉开了一道火障碍,这时候点燃,又给他们争取到了一些时间。

    就在李家准备撤退,刘晔懊恼不已,痛失好局的时候,城东门外,响起了急促的马蹄声。

    众人顿时大惊,李章几乎脱口下令关闭城门。

    “不能关!”

    刘晔精神却是一振,大声喝阻道:“此乃东门,来者必是徐州援军,岂有闭门以迎援军的道理。”

    其实刘晔内心也不是百分百确定这就是援军。

    可如果这不是援军,是孙策军绕行的骑兵部队,那就算关了城门也没有任何用处,李家只会选择投降,而不是誓死抵抗到底。

    既然如此,那不如搏上一下。

    若是天要绝>>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供桌通古今,靠闺蜜囤货养家开挂了!这里到底是副本还是套路网文啊?死后第五年,她在龙床醒来唐羡傅啾啾团宠小奶包我是全皇朝最横的崽唐羡傅啾啾铁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