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顿时一噎,这弟子当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我难道还能推荐其他人不成?
看见太史慈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刘封心中好笑,太史慈的心思他自然是很清楚,要不然也不会噎到对方的心肺。
不过太史慈毕竟是太史慈,从来就不缺少毛遂自荐的勇气。
最早和太守毛遂自荐去送信,后来和孔融毛遂自荐欲破敌,被拒绝后又毛遂自荐去找援兵,之后在刘繇那也曾经毛遂自荐对抗孙策。
太史慈干笑两声,没有第一时间毛遂自荐,而是转而问道:“主公,不知摧锋军是如何规划?”
刘封意外的暼了太史慈一眼,不过想想也是,太史慈有急智,善谋略,其本质是更偏向士族,而并非豪强。
很多人误会太史慈,看见他为孙策所收服,觉得他是个猛张飞一样的人物。
可纵观太史慈一生的大事,其实他表现出来更多的却是智谋。
他年轻时太守和刺史争端,明明晚到的他却立刻想出了骗术,将州吏手中的文牍骗到手毁掉。
在孔融那,想要带兵破敌,也是有理有据,即便被孔融拒绝后,他单骑一人冲出重围,用的还是谋略。
到了刘繇处,为刘繇所轻视,可他依旧找到了机会和孙策大战神亭岭。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也就是刘繇魄力不够,换了曹、刘、孙三家中的任何一位,太史慈立时就可扶摇直上,得到他想要展现自身能力的机遇。
哪怕刘繇落魄了,太史慈依旧能单枪匹马在陌生的地方拉扯起一支队伍来,还和祖郎合作,硬生生闯出一份基业。
可见太史慈实是文武双全,只是因为太过能打了,以至于大家很容易就忽视了他的智计和谋略。
看见太史慈发问,刘封也不做隐瞒,毕竟对方是自己最心腹的重将之一。
毫不夸张的说,这次拣选精锐之中,主将人选只会在太史慈和赵云两个人之中诞生。
贾逵才能卓著,但毕竟是后来人,徐盛、潘璋虽是心腹老人,但能力却不足为一军之主。周瑜、孙策能力、声望都够了,但毕竟是新附之人,难以服众。
这么遴选下来,也就只有赵云、太史慈最为合适了。
刘封取出一卷帛书,亲自交到太史慈手中,后者打开一看,上面乃是记录着这次扩军的规划。
摧锋军共下辖十个营头,每营为两千人,也即是一校,由校尉统领。
十个营中,两个是骑兵营,其余五个是步兵营,另配有三个特种营,分别是辎重营、工兵营和炮兵营。
骑兵营编制为:
重骑兵:(军司马一部,下辖两个曲四百人)配全套铁质马甲四百套,一等战马四百匹,为冲阵马,三等马八百匹,其中一半为驮马,一半为骑乘马。
游骑兵:(军司马两部,下辖四个曲八百人)配全套皮质马甲八百套,骑弓八百张,二等战马八百匹,为冲阵马,三等马一千六百匹,其中一半为驮马,一半为骑乘马。
轻骑兵:(军司马一部,下辖两个曲四百人)配轻甲四百套,骑弓两百张,手弩两百张,二等战马四百匹,为冲阵马,三等马四百匹,为换乘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