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可谓是一拍即合。
一时之间,主宾俱欢,刘封甚至高兴到喝多了。
就在醉酒迷糊中,感觉到一个容颜艳丽,娇艳欲滴的少女陪在自己身边照顾,为自己端茶送水,使用温热的毛巾为自己擦拭面庞脖颈。
等到醒来后,伊人已去,只留下好闻的茉莉花香味,让人怅然若失。
醒来之后,刘封告别了糜甑,带队返回郯城。
********刘封到了郯城之后,回府见了一下刘备,将朐县诸事禀明。
刘备听后很是满意,随即跟刘封商量道:“糜家那边,我打算请元龙出马。元龙与子仲情同莫逆,相交十余载,必不会拒我之请。”
刘备所说的乃是媒人,虽然这两家几乎都是刘封自己定下来的,但刘备作为父亲,肯定是要委托媒人上门定亲的。
刘封自己这一波只能算是表态,也是和糜家、曹家深入谈判,先奠定基础。
现在谈完了,没问题了,那刘备自然要挑选媒人出马了。
对于陈登这个人选,刘封毫无异议,陈登和糜竺都是徐州士人,虽然分属东海、下邳两个郡国,而且门第之间也不相当。
无一错一首一发一内一容一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
可谁让时逢乱世了呢。
陈登昔日为陶谦所表奏,出任佃农校尉,为陶谦在徐州内屯田。
这个活计可是相当复杂的,门槛极高。
不但要求操办的人有真才实学,拥有单独领导一个项目的能力,而且在徐州范围内还要有很高的声望和手腕,否则本地的士族豪强凭啥要给你面子?
最重要的是,想要屯田,钱、粮、物绝对不可少。
必须要有钱财聚拢人力,粮食养活农夫,种子用来耕种,农具和耕牛用来辅助,这些东西几乎缺一不可,尤其是粮食,可以说是一切的基础。
陈登出任佃农校尉时,不但陈家出了大力气,糜家也一样。
糜竺从家中给陈登拉来了大量的粮食、耕牛和农具,又出了不少钱财帮助陈登聚拢流民。
正是糜竺的大力援助,陈登才能屯田大成,当年就获得了丰收,给陶谦带来了粮食数十万石的增产和收入。
更重要的是,陈登和一般士人不一样,他还有不少良心,并没有因为族声高于糜家而视糜竺的帮助为理所当然的事情。
陈登就此和糜竺定交,两人成为了好友,更有趣的是,两人的政治意见也很相近,后来一起合作,把刘备给迎入了徐州。
刘备入徐州,陶谦是恩主,陈登就是首席功臣,而糜竺则是首席金主加次席功臣。请陈登去糜家提亲,不论是名声,威望还是地位都是极为合适的,而且还会大增糜氏颜面。
对此,刘封自然很是满意。
随后,刘备又说道:“曹家那里,就请陶商、陶应两人出马,你意下如何?”
陶商和陶应是陶谦的儿子,也是曹豹的旧主,由他们亲自出面为刘封提亲,对于曹豹的名声可谓是锦上添花,想必曹豹定然会十分满意。
于是,刘封满意的拜倒,对着刘备感谢道:“父亲为孩>> --